快捷搜索:

重庆解放文物故事|重庆解放后第二十九兵工厂的

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大渡口区博物馆

实行“预约制”开放服务。

重庆解放文物故事|重庆解放后第二十九兵工厂的

● 预 约 方 式 ●

1、网上预约:关注“重庆市大渡口区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在微信菜单栏“相知”-“参观预约”中登记预约。

2、电话预约:拨打预约咨询热线:023-68428053,并登记预约。

3、窗口预约:前往我馆咨询窗口登记预约。地址:大渡口区钢花路302号附5号大渡口区博物馆宣教咨询部


大渡口区博物馆,

掌上博物馆”一直在线。

本期,要给大家讲述的,

是重庆解放后第二十九兵工厂

第一次出铁、出钢的故事。

一起来阅览……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摆在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迅速恢复主要企业的生产。

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第二十九兵工厂。当时厂内水电供应已中断,入夜的大渡口厂区漆黑一片,第一所原存的2部1500千瓦交流发电机被国民党特务溃逃时强行炸毁,工厂百废待兴。

重庆解放文物故事|重庆解放后第二十九兵工厂的

解放前夕第二十九兵工厂被爆炸的情景

为支持第二十九兵工厂尽快恢复生产,驻厂军事代表陆凤翔、助理军代表赵文刚遵照上级指示,立即组建党支部,并由陆凤翔担任党支部书记。陆凤翔在向原厂长王怀琛了解厂内现状情况后,组织召开了接管工厂后的第一次会议和工人座谈会。

不久,经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意,将南桐煤矿库存的1台170匹马力直流发电机调拨抢运到大渡口,立即启动恢复生产工作。

12月24日,第七所蒸汽机开动,第一所打水部开始供给锅炉用水。12月25日170匹马力直流发电机安装完毕。1950年初,设计安装500千瓦发电机组2台,架设安装大渡口至鹅公岩电厂全长6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3月10日正式恢复了全厂供电。

重庆解放文物故事|重庆解放后第二十九兵工厂的

平炉炼钢

1月14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万里来到第二十九兵工厂检查指导工作,并向全体职工讲话。他强调了新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和当前面临恢复生产的任务。

1950年1日10日,100吨炼铁炉、20吨炼铁炉修复工作全面展开。100吨高炉因受到国民党特务强行破坏而损失严重,炉内淤积的残渣及半熔状的原料高达炉腰,为了保障生产安全,老炉工主动请缨,团结职工义务劳动,很快20吨炼铁炉内的残渣被全部清理干净。

1月12日开始砌砖工程,因耐火砖供应不继,工人们便把过去遗留下来的大小不齐,化学成份不同的60吨耐火砖拼合使用。3月21日,20吨炼铁炉修复完毕,比计划提前15天完成

1950年4月2日,第三所二号平炉修复竣工,4月3日下午15时炼出第一炉钢水,并顺利铸成铁锭。6月25日,一号平炉相继开炉炼钢。

1950年4月6日上午,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段君毅到第二十九兵工厂出席20吨炼铁炉开炉仪式,并亲自点火,发表讲话,晚上20时顺利地炼出第一炉铁水。

4月21日,第二十九兵工厂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庆祝第四所生产首批钢条。5月6日,20吨炼铁炉试炼碱性炼钢生铁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炼钢用原料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庆解放文物故事|重庆解放后第二十九兵工厂的

20吨炼铁炉开炉仪式合影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二十九兵工厂党支部、军代室组织和依靠全厂职工,以恢复生产为中心,坚持夜以继日的工作,清理现场,抢修设备,仅用百天时间便基本恢复。

此时,除了100吨高炉因原料问题还在修复外,第二十九兵工厂各个车间的主要设备均已复工生产,这标志着重庆解放后第二十九兵工厂的复工取得了全面胜利

▲本文改编自重钢年鉴编辑部编《建国初期的二十九兵工厂与一零一厂》。


▌主编:李国洪
▌责编:朱靖远、易斌

▌编辑:熊德春

▌免责声明:原创版权归大渡口博物馆所有,引用请标明出处\文中图文若涉及版权和个人隐私,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