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滩藏着典雅的法式建筑,旁边就是繁华老
重庆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新一线城市,也是新兴的网红旅游城市。这里的景点很多,最热门的当属洪崖洞、朝天门等几处。将目光从繁华的渝中区移到南岸区,这里也有很多值得游览的景点。
重庆南岸区南滨路一带过去是外国人聚居的地方,以弹子石老街为中心的商圈被称为“重庆外滩”,这里有一座洋气的法式建筑,虽然距离核心观光区不到五分钟的徒步路程,却一直游客稀少。
这座法式建筑叫法国水师兵营,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从马路外围一步步靠近这片白色建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中西风格结合的牌楼,重檐式古典结构,顶部是一只展翅的雄鹰。牌楼下半部分为米白色调,和旁边主体建筑的颜色统一,牌楼的上半部分为中式风格,看起来有点像欧美地区唐人街的入口牌楼。这座牌楼的中间是一行汉字,两侧还有精致的中式雕花,上方是一个航运标志,代表水师属性,下面是一行英文字母。
牌楼的右侧绿意悠悠,树影随风而动,印在米白色的外墙上,就像随意画就的水墨画。
重庆有什么会有一座“法国水师兵营”呢?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891年重庆开埠,法国于1896年在重庆设立了领事馆,首任领事叫哈士,统领四川、贵州等西部省份的相关事务。1902年,法国的军官在重庆南岸区兴建水师兵营,这座雄伟又不失典雅的米白色建筑于开工次年便建成,负责监工的是休斯特·南希。
这片建筑群的总建筑面积达到1617平方米,是当时的法国军舰士兵和军官居住的地方,同时还充当仓库和修理车间等职能。
穿过牌楼进入院内,发现里面有个操场,过去是水师军官和士兵操练之处,现在是露天休闲吧的一部分。
操场的一角有座陈列馆,详细介绍兵营的历史和重庆的开埠史。
法国水师兵营建筑群坐东朝西,是一座围合式建筑,带内庭和回廊,共由主楼、副楼、耳楼和牌楼组成,是二十世纪初期重庆发展的见证者。
作为中国较早的对外商贸城市之一,重庆吸收了大量西方文化精华,并把它融入到本土文化之中,法国水师兵营就是在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艺术佳作。
这座兵营的主体建筑沿袭了欧洲中世纪城堡风格,牛排式的窗棂、拱形柱廊和圆弧形门窗户等细节都展现出欧洲建筑艺术的雅致美感。
时间走过了一百多年,昔日的兵营经过维护,依然优雅耸立在江边,日以继夜地凝望着滔滔长江水奔腾不息向东海,凝望着重庆码头文化换新章。
日光斜照在操场上,拉长了楼房的影子,兵营里安静得可以听见风吹树叶沙沙响的声音。
这里并不收取门票,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过来欣赏一下建筑之美,感受一下历史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