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重庆,简称渝或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1]、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2]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3]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8年常住人口3101.79万人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重庆地处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横贯境内,流程679公里。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选择重庆开展试点工作。

人口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老山城旧照(3)

抗战期间,大量人口内迁,迁至重庆地区的达100万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市区人口突破百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时,人口已达至125万余人。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大量工矿企业、机关学校迁离,重庆人口规模逐步萎缩。但人口仍保持在百万以上,成为当时全国第七大城市。

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3101.79万人,比上年增加26.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1.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50%,比上年提高1.42%。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79.29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77.44万人。

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1.02‰,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8‰。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6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55。[5]

民族

重庆是中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辖4个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黔江区)、14个民族乡。[32]

2012年,重庆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93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39.8万人,其次苗族约4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重庆市人口的5.8%。

重庆经济建设基本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44]

2018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28.7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30万人,比上年增长1.4%。全年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23.0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7%左右的较低水平。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4.4%。

全市农民工总量766.03万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外出农民工553.95万人,增长2.8%;本地农民工212.08万人,增长21.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3%。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52.65万户,比上年增长7.8%。其中,内资企业79.87万户,外资企业0.66万户,个体工商户168.6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0万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2.4%。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3.4%,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2.0%,提高2.4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50.7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300.9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383.63万平方米,减少194.45万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1.6%和13.8%。

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2.9%和18.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22.2%、10.0%、6.5%和13.4%。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9.7%。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3.0%,智能手机增长59.4%,液晶显示屏增长56.2%,工业机器人增长68.8%,风力发电机组增长45.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74.1%。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8.6%,高出非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速22.4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8年末全市农村贫困人口1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万人;贫困发生率0.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全市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70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45]

第一产业

重庆耕地面积162.2万公顷,农用耕地开发度较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商品猪肉生产基地、全国著名的优质水果、榨菜、桐油、烤烟产地,其中,有梁平的“柚子之乡”、潼南的“黄桃之乡”、涪陵的“榨菜之乡”、黔江的“烤烟基地”。另外,荣昌区是中国著名的种猪基地,其荣昌猪更为全国三大猪种之首,有“华夏国宝”之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全国最大的长毛兔生产基地。

重庆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类,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4大类,尤以水稻居首。经济作物名优品种主要有油菜、花生、桐子、生漆、茶叶、蚕桑、甘蔗、黄红麻、烟叶等。果树作物主要有柑桔、甜橙、柚、桃、李等,尤以柑桔最具盛名。饲养动物有60余种,生猪、羊、牛、兔是优势畜种。重庆市有江河鱼类120多种,鱼类养殖遍及各区县,长寿湖、大洪湖是重庆的鱼类养殖基地。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重庆田园风光(18)

2018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05.0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963.81亿元,增长4.8%;畜牧业263.65亿元,增长0.8%;林业73.33亿元,增长13.5%;渔业77.49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服务业26.76亿元,增长8.3%。[5]

2018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26.77万亩,比上年下降0.6%。粮食综合单产356.60公斤/亩,增长0.6%。[5]

2018年粮食总产量1079.34万吨,比上年减产0.1%。其中,夏粮产量122.10万吨,减产0.6%;秋粮产量957.24万吨,与上年持平。全年谷物产量753.59万吨,减产0.4%。其中,稻谷产量486.92万吨,与上年持平;小麦产量8.15万吨,减产16.6%;玉米产量251.33万吨,减产0.5%。[45]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重庆主城夜景

第二产业

工业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4)

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形成了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中国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亦形成了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还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第二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庆有近代工厂和手工工场415家;截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川同类工厂仅583家,重庆占四川厂家总数的71%,资本数、工人数均占全四川三分之二以上,在四川,乃至西南,重庆仍是工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城市。[45][5][5][5][5]

抗战初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宜昌大撤退,大量企业内迁至重庆。短时间内,企业数猛增至300多家。在约300平方公里内,兵工厂17家,聚集了9万多员工,接续着中国工业的命脉,也撑起了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工业脊梁。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重庆成为以军火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2018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99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7.7%,股份制企业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7%,私营企业增长2.8%。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3.1%,制造业增长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0%。

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7.3%,摩托车产业下降0.3%,电子产业增长13.6%,装备产业增长4.8%,化工产业增长1.5%,医药产业增长9.3%,材料产业增长11.0%,消费品产业增长1.9%,能源工业增长1.7%。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0.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5%。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7.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54.1%,集体企业下降21.3%,股份制企业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8.7%,私营企业增长16.7%。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增长6.9%,制造业下降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2%。[45]

建筑业

2018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3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9.8%。建筑业总产值7819.42亿元,增长2.8%。[45]

第三产业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已形成了农业农村和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拥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以及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万州保税物流中心,过境72小时内免签,进口整车、水果、肉类、生鲜海产等口岸。[5][5]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庆城内有商业行业27个,店铺字号3058家,而同期各类工厂仅400余家,重庆一直是西南最大的商贸中心城市。截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除中央、中国、中国农民银行重庆分行外,重庆市共有银行13家(钱庄23家);同年8月,原在重庆设有支行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三行成立了联合办事处。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0日,交通银行重庆支行正式开业。中央信托局迁入中央银行办公,邮政储金汇业局于1938年初迁渝,4月在重庆设了重庆分局。改组后的“四联总处”设在重庆;11月,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行的总行或总管理处内迁到渝,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都设在重庆。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底,重庆金融业总资本达到64725.8万元,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600万元的40.45倍。[5]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7.0%。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1.5%;民间投资增长12.8%。

表7 2018年按产业分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48.7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住宅投资3012.65亿元,增长14.4%;办公楼投资104.81亿元,下降33.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64.66亿元,下降15.9%。

2018年全市建成公租房54.16万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5.43万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4.68万户。[45]

表8 2018年商品房建设与销售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鸟瞰重庆(15)

国内贸易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增长8.1%;餐饮收入额增长11.6%。

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7.4%,饮料类增长8.5%,烟酒类增长8.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6.1%,化妆品类增长7.6%,金银珠宝类增长8.6%,日用品类增长8.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3%,中西药品类增长5.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2%,家具类增长7.2%,通讯器材类增长25.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0.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4%,汽车类增长2.2%。

从零售业态看,2018年无店铺零售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网上商店增长23.0%、邮购增长29.3%、电话购物增长21.0%;在有店铺零售企业中,百货店增长4.7%,超市和大型超市增长6.2%,购物中心、仓储会员店和厂家直销中心增长10.8%。[45]

对外经济

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52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出口3395.28亿元,增长17.7%;进口1827.34亿元,增长12.5%。按美元计算,货物进出口790.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出口513.77亿美元,增长20.6%;进口276.63亿美元,增长15.2%。全市货物出口前三位国家(地区)是美国、韩国和德国,分别出口1063.64亿元、488.21亿元和450.4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2%、34.0%和7.5%。货物进口前三位国家(地区)为韩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分别进口311.43亿元、212.41亿元和145.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2%、增长27.3%、下降9.0%。[45]

全市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知识流程外包16.53亿美元,增长27.7%。全年我市16个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累计执行额20.82亿美元,增长11.8%。

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232个,比上年下降2.5%。合同外资额90.75亿美元,增长136.8%。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73亿美元,增长0.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2.50亿美元,增长43.8%。截至2018年底,累计有287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32.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6%;实现工程营业额10.26亿美元,下降39.7%。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建设成效显著,智能制造、商贸物流、新兴金融、医疗健康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助推区内外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12768户,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21户。新增商贸、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7731户,占比超过六成。重庆自贸试验区引进项目983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2129.25亿元,覆盖大数据、大交通、大健康、总部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农业农村、扶贫、环保等领域。截至2018年底,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先后落户重庆自贸试验区。[45]

金融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5.5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1603.0亿元,增长8.6%。金融机构资产规模5.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887.34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5651.57亿元,增长5.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2247.7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1425.87亿元,增长12.8%。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总部1家,证券营业部207家,证券分公司39家。境内上市公司50家,总股本702亿股,股票总市值4700亿元。全年全市通过境内证券市场累计融资2368亿元。

全市共有保险法人机构5家,营业性保险分公司52家。保费总收入806.2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02.48亿元;人寿保险收入449.99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53.77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277.37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108.62亿元;人寿保险赔付101.12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赔付67.63亿元。[45]

重庆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

重庆主城区俯瞰图

重庆的地形复杂,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难”之说。重庆地处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结合部。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超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共建成了“二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八干线”铁路网,港口年吞吐量1.6亿吨,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八大”机场之一,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构建起航空、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45]

2018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096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91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营运里程2371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313公里,日均客运量235万人次。

2018年货物运输总量12.82亿吨,比上年增长11.2%。货物运输周转量3593.64亿吨公里,增长6.6%。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376.47万吨,增长3.3%。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8.44万吨,增长4.2%。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38.02万标准箱,其中铁路吞吐量20.99万标准箱,增长62.6%。

表5 201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2018年旅客运输总量6.3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0.5%。旅客运输周转量905.50亿人公里,增长4.1%。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4287.58万人次,增长8.1%。

2018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630.2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63.16万辆,增长13.2%。民用轿车拥有量212.37万辆,增长13.1%。其中私人轿车194.59万辆,增长12.6%。[45]

航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重庆将建设“一大四小”五座民用机场,[51]2016年,巫山机场实现开工;重庆基地航空公司增至6家,新增通航点61个,航线总数达到275条,覆盖国内大中城市,通达欧洲、美洲、澳洲及亚洲主要口岸城市。江北机场成为国家区域枢纽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西部地区领先。[52]2017年8月29日,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正式投入运营。2018年,重庆全市民航完成飞机起降31.4万架次,同比增长5.3%;旅客吞吐量4287.5万人次,同比增长8.1%;货邮吞吐量38.4万吨,同比增长4.2%。[53]

截至2015年重庆部分机场

民用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

军用机场重庆大足登云机场白市驿机场梁平机场

在建机场重庆巫山机场武隆仙女山机场重庆江南机场

永川大安通用机场-[54][55]-

公路

重庆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2017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023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79公里/百平方公里。[56]

高速公路

【主词条:重庆高速公路】

2017年,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23公里,新增省际出口通道3个、通道总数达到19个。除城口外,其余区县均通高速,“四小时重庆”全面实现。按照“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到2022年,实现所有区县通高速,重庆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省际对外出口达到24个。[57][58]

重庆高速公路网示意网

重庆高速公路网示意网(3)

重庆高速一览表

三环重庆内环快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

十二射沪蓉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

渝昆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

渝泸高速公路渝武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

渝广巴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江习高速(在建)

多联线潼荣高速公路(在建)九永高速公路南道高速公路

普通公路

重庆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326国道和348国道等数条国道通向全国。2016年,重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1.5万公里,覆盖重庆90%的乡镇、AAA级以上景区。农村公路重庆总里程12.4万公里,行政村通畅率100%,撤并村通达率100%。[59]

重庆市普通省道规划路线方案表和示意图

重庆市普通省道规划路线方案表和示意图(6)

桥梁

重庆千厮门大桥

重庆千厮门大桥

重庆是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年会认定的中国唯一的“桥都”。[60]截至2014年底,重庆建成和在建桥梁统计共达1.3万余座,其数量在全国城市中列居首位。其中高速公路桥梁2974座,普通公路桥梁8462座,市政桥梁1551,轻轨专用桥4座,铁路桥16座。重庆主城区长江、嘉陵江已建和在建桥梁41座。未来重庆市域内规划还将新建30余座各类跨江桥梁。[61]

铁路

重庆是全国性综合铁路枢纽,[62]截至2016年底,重庆形成“一枢纽八干线”网络格局。“渝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实现常态化、一卡通运行,全程开行时间缩短至13天,成为中欧陆上贸易主通道。[63]2017年,重庆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371公里。[64]

重庆部分铁路一览表

铁路现状铁路名称

通车运营成渝铁路川黔铁路渝怀铁路

襄渝铁路达万铁路宜万铁路

渝利铁路遂渝铁路兰渝铁路

渝贵铁路成渝高速铁路渝万城际铁路

在建郑万高速铁路黔张常铁路-

筹建渝西高速铁路渝湘高速铁路渝昆高速铁路

【主词条:重庆火车站】

重庆部分火车站一览表

高铁站台重庆西站重庆北站沙坪坝站

万州北站永川东站荣昌北站

梁平南站长寿北站綦江东站

普通站台重庆站黔江站永川站

水路

长江上游地区最大港口——重庆港

长江上游地区最大港口——重庆港

重庆是长江上游乃至中国西部最大的内陆港口城市,也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域内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形成了以重庆市区为中心的长江上游水运网,通航河流达136条。沿江建有万州、涪陵等港口和客货码头数十个,千(万)吨级轮船可终年通航。1926年至1934年,重庆两江沿岸共有渡船码头40个;1935年,先后修建了江北、千厮门、太平门、飞机坝、金紫门、储奇门码头。

截至2016年,重庆“一干两支十线”航道体系和“四枢纽九重点”现代化港口集群建设加快推进,重庆航道里程4472公里,其中四级以上航道1400公里;建成投用全国最大铁公水联运枢纽港(重庆果园港),龙头港建成开港。[65]

2017年,全市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721.84万吨,比上年增长13.5%。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41.76万标准箱,增长11.7%。[66]

公共交通

重庆主城区内公共交通形势丰富多样,包含公共汽车、单轨、地铁、过江索道、扶梯、电梯以及过江轮渡等,其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此外,在重庆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行车和电动车。[67]

特色交通

重庆长江索道

重庆长江索道(2)

重庆主城区有两条全国独一无二的过江索道:嘉陵江索道、长江索道,最早建成时间于1986年。[68]

重庆主城区有两处作为公共交通使用的自动扶梯和升降式电梯,分别是连接菜园坝和两路口的亚洲第一长扶梯:皇冠大扶梯;连接凯旋路和较场口的升降式电梯:凯旋路电梯。[69]

轨道交通

【主词条:重庆轨道交通】

截至2018年12月,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10条,运营里程313千米,里程总长度位居中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70]

已开通线路基本信息表

线路起止站里程(km)车站(座)类型、编组首段开通时间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小什字站-尖顶坡站38.923地铁、6B2011.7.28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较场口站-鱼洞站31.325单轨、4/62004.11.6

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鱼洞站-江北机场站56.139单轨、6/82011.9.29

空港线(3号线北延伸段)碧津站-举人坝站10.996单轨、6/82016.12.28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茶园站-北碚站63.328地铁、6B2012.9.28

国博线(6号线支线)礼嘉站-悦来站12.65地铁、6B2013.5.15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北段)园博中心站 - 大龙山站179地铁、6As2017.12.28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王家庄站 - 鲤鱼池站3418地铁、6As2017.12.28

总计–264.3154––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