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0张床位!重庆市将建4所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
视频加载中...
4月15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我市将在主城片区、渝西片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分别建设1所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全面提升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介绍,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卫生健康委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在全市规范设置174个发热门诊、确定48家救治定点医院,并结合地域特点和人口分布,确定4家集中定点救治医院、落实1200张救治床位,同时改造了一批后备救治医院,形成基层首诊、二级以上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筛选、疑似病例定点医院隔离确诊、确诊病例定点救治医院集中收治的分级救治体系,有效地遏制住了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为增强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和防控能力,我市启动了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建设工作。
▲建设中的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
市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处副处长刘亮晴介绍,根据规划,我市将在主城片区、渝西片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分别建设1所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形成以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为龙头,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应急医院、渝西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三峡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武陵山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为支撑,市级医院和各区县级医院传染病区为基础的全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全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4所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规划总床位数5100张(其中固定床位1250张,应急床位3850张),固定医院部分总建筑面积26.46万平方米,总投资35.87亿元。4所应急医院将设置直升机停机坪,以提高医疗救治应急能力。
在主城都市区主城片区,将在巴南区建设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服务覆盖范围为主城九区和綦江、南川、涪陵、长寿及万盛经开区,区域常住人口1246万,新征土地550亩,固定建筑面积13.37万平方米,规划床位2500张(其中常设固定床位500张,应急床位容纳能力2000张)。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示意图
在主城都市区渝西片区,在永川区依托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建设渝西公共卫生应急医院,服务覆盖范围为永川、江津、合川、璧山、潼南、铜梁、大足和荣昌8个区,区域常住人口764万,新征土地258亩,固定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其中常设固定床位300张,应急床位容纳能力700张)。
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在万州区依托三峡中心医院建设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服务覆盖范围为万州、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开州、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和城口11个区县,区域常住人口819万,新征土地258亩,固定建筑面积5.11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其中常设固定床位300张,应急床位容纳能力700张)。
▲三峡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示意图
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在黔江区依托黔江中心医院建设武陵山公共卫生应急医院,服务覆盖范围为黔江、武隆、石柱、彭水、酉阳和秀山6个区县,区域常住人口273万,新征土地113亩,固定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规划床位600张(其中常设固定床位150张,应急床位容纳能力450张)。
目前,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和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作为首批启动项目已于2020年4月3日作为市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固定建筑部分将尽快建成投用,应急部分建筑将视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建成投用。渝西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和武陵山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已同步启动规划选址、设计等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尽早建成投用。
4所公共卫生救治应急医院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并达到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助力西部医学中心建设,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除建设4所应急医院外,市卫生健康委还将实施市级医院感染科及传染病区(房)建设、区县级医院感染科及传染病区(房)建设。规范建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负压手术室、负压病房,配置负压转运设备。实施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规范化建设。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重庆新闻网·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文翰 文 市卫生健康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