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壮观!万只猛禽过境山城
重庆新闻网·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文、视频 图片除署名外由重庆观鸟会提供
此前重庆新闻网·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曾报道,5月1日起,重庆观鸟会在重庆市林业局、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开展重庆平行岭首次七岭猛禽同步监测调查。在重庆新闻网·重庆晚报慢新闻的跟踪报道下,重庆观鸟会传来最新消息,5月4日,重庆观鸟会在七岭猛禽同步监测调查中首次单日记录超过10000只,见证20多种猛禽过境山城,“鹰飞之城”再次被印证。
猛禽过境(师旭/摄)
监测到的迁徙猛禽(邹孟芸/摄)
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查时间计划从5月1日至10日,近20名监测员参与。调查从重庆境内自西向东的玉龙山、云雾山、虎峰山、歌乐山、和尚山、明月山、东温泉山展开。
重庆观鸟会会长危骞介绍,这七条近乎平行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也被称为川东平行岭谷,宽约一到三公里,长度绵延上百公里,为重庆境内的迁徙猛禽提供了极佳的路线指引和上升气流,是我国难得的大尺度的猛禽集中迁徙通道。
“重庆作为全世界唯一座落在平行岭上的特大城市,千百年来,每到春秋迁徙季,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猛禽从城市上空飞过。”危骞告诉记者,5月4日,重庆观鸟会在同步调查中首次单日记录超过10000只,20多种猛禽过境山城,“鹰飞之城”实至名归,而这也打破了重庆观鸟会这些年来进行猛禽迁徙监测的单日纪录。
重庆观鸟会总干事张乔勇是参与此次监测比较年轻观测员之一,不过也有7年的监测经验。这几日,张乔勇每天早上8点就要到观测点,一般在晚上6点结束。张乔勇告诉记者,监测猛禽过境也是“等待的艺术”,每天早上8点到岗后就要架好照相机、望远镜等,做好准备工作,经常在山顶上望着天空等待几个小时,中午就吃点自己带的干粮。
监测员监测调查中(邓丁/摄)
监测现场(邹孟芸/摄)
前几日,张乔勇主要在歌乐山观云台监测点负责猛禽监测。他告诉记者,5月2日他们所在监测点监测记录到100多只猛禽过境,5月3日达到1400多只,5月4日达到1700多只。
“4日监测到猛禽过境是这几日同步调查来总量最多的一天,超过10000只,比前一日多了近一倍。”张乔勇说,在监测点进行猛禽调查,整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这几日高温,大家在烈日下,不仅要观察记录猛禽的种类,还要记录猛禽过境的风力、风速、风向、云量、气温等自然因素。“拿我前几日所在的歌乐山监测点来说,4日猛禽过境高峰期出现在中午12点至1点,那会不仅天气最热,也是大家最疲惫的时候。”
虽然辛苦,不过危骞、张乔勇等观鸟会的监测员却很兴奋。张乔勇说,当看到密密麻麻的猛禽形成一个鹰柱,在天上来回盘旋时是大家最高兴的时候。此时,这些猛禽会在半空中寻找热气流,然后越升越高,最后再滑翔着朝它的目的地飞去,有时候真的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监测员中,年龄最大的马凯渝老师近70岁了,但是他仍乐此不疲,经常监测抓拍到很多珍稀猛禽。”
“监测时,其实很多时候猛禽可能是从我们脚下飞过的。”李玫霖说,这种情况会非常多,有时它从我们的身边飞过,甚至它会转过头来看你一眼,很有意思。“当你看到那种翼展三米长的一只大雕从你头顶掠过,或者从你前方的山头冒出来正对着你飞过来的时候,那种感觉是非常震撼的。”
鹗(项科/摄)
凤头蜂鹰(钟兰翔/摄)
黑冠鹃隼(马凯渝/摄)
危骞表示,本次调查,从科学角度再次印证了重庆是中国猛禽乃至亚洲猛禽迁徙的重要通道。重庆平行岭的猛禽迁徙,不仅仅是重庆所独有的自然遗产,同时也是中国和亚洲猛禽保护与研究的重要一环。重庆猛禽迁徙的进一步监测与研究,重庆猛禽的相关评估与保护工作急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