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对华包围圈,英国邀请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参
英国邀请众多中国“仇家”,想要打造反华同盟?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当下,英国的二极管思维应该停止了。
约翰逊正在计划邀请印度等中国“仇家”加入G7峰会,对中国进行包围
自2018年至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无论是华为的5G市场竞争,还是后来美国挑起的贸易冲突,都让全球局势一度陷入紧张之中。但在疫情的中后期,随着此前挑起矛盾的美国疫情失控,同时恰逢大选,国际局势陡然出现缓和的迹象。诚然目前依然存在诸如澳大利亚同中国交恶,从而波及中澳贸易的情况发生,但已经远非2019年时剑拔弩张的状态。但这种安宁却并没有持续多久,或许是考虑到美国如今偃旗息鼓,缺乏一个“统领全球”的角色,在12月16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决定接过美国的“大旗”开始搞国际对峙。约翰逊在媒体面前宣称,目前已经邀请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共同参加在2021年的G7峰会,而英国所邀请的国家无一例外,都与中国有着或大或小的矛盾,因此有媒体指出,英国似乎正在计划构建对华的包围圈。
今年的G7峰会甚至比此前特朗普搞全球对峙时期的火药味更浓
1.今年的G7峰会火药味浓重, 看看受邀国都和中国有什么“仇”。
G7峰会作为此前全球工业化发达的国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解决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以及对这些国家利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峰会,一直备受国际
拜登确认当选后,英国便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2.为何英国如此急于扛起针对中国的大旗,很可能和美国大选结束有关。
从英国的名单中,已经可以看出,这次的G7峰会可谓来者不善,但英国为何要在国际贸易局势刚刚出现好转迹象时,忽然带头做出对峙姿态,也有些耐人寻味。这很有可能与最近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有关:此前的特朗普政府不单单对中国施加了贸易制裁,同时也对其他盟国进行了关税打压。为了特朗普口中的“美国利益”,美国甚至将自己的盟友也视为了竞争对手,一度造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联盟几近分崩离析。但是如今随着拜登即将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情况正在得到改观。拜登曾多次强调,美国将会修复这4年单边战略中被破坏的盟友关系,似乎英国正在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向美国递交一份投名状。除此之外,在美国的政治交接过程中,英国也能够通过采取这种极其富有“魄力”的外交手段,展现英国的国际影响力。
英国自己和中国的合作项目也涵盖各行各业
3.想出风头该如何收场,英国需要好好考虑清楚。
对于英国来说,似乎对华构建“包围圈”仅仅是一次政治洽谈,只需要将这些人全部集中在一起就可以完美的达成目的。然而实际上随着国际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供给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想要依靠“贸易针对”来限制发展已经很难做到。仅仅拿英国自己的统计数据来看,在2019年,英国从中国进口490亿英镑货物,出口307亿英镑,进出口额逐年攀升,破千亿也指日可待,同时中国对英国的投资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华为这类通信公司,英国的欣克利角核电站、泰晤士水务、伦敦希思罗机场甚至是英国北海石油公司的背后都有中国投资的身影,一旦中英彻底进入对立,英国很可能会受到沉痛的打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会造成部分企业破产,甚至出现大量失业人口。而这一情况在其他参会国家中也颇为普遍。英国若想在这个节点扛起大旗,最好提前想好如何收场。
如今的全球化发展下,任何国家都紧密相连
4.西方二极管思维在如今已经行不通了,合作双赢才是唯一出路。
似乎早在冷战时,西方就养成了非黑即白,二极管对立思维。英国的这番举动无疑是在让目前刚刚缓和的国际局势再次转冷。实际上特朗普所做的套路就是对峙情绪全球蔓延的结果,最终特朗普让美国一度陷入危机之中,即便是应对疫情采取的举措,白宫也会下意识进行政治化考量,英国应该引以为戒才是。再者,中英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甚至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两国的合作关系仍然在进一步提升。若英国重视中英之间长久积累的合作成果,就应该宏观的看待中国同国际的关系,而不是继续狭隘的跟从美国,对中国的发展感到忧虑。
破坏目前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人,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反派”
可以说在目前的国际生态下,出现竞争是难免的事情,例如印度希望同样身为亚洲的人口大国,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在其近代独立之初,工业基础也远胜于中国,然而中国的成功却让印度颇为羡慕,因此,印度一直在将中国视为发展的目标,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除此之外,印度也在提出诸如亚非增长走廊计划对标中国的一带一路,并创造一定的价值,韩国也在对越南投资试图深化产业结构改革,创造更多而利益等。不应因这些竞争而单方面的将竞争对手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中印之间刚刚签署十万吨香米的进口协议,中韩也在探讨和日本共同构建东亚三国自贸圈的计划,可以说如今的竞争之中,依然是在给竞争双方,甚至包括不相干的第三方创造利益和价值。若英国仅为一己私利,不惜破坏全球的发展与联系,将世界拖回冷战时代,那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反派”正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