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建议美中今夏放开旅行限制 赞美国疫苗接
【侨报网综合讯】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各国之间彼此紧闭的国门为民间交流、跨国企业复工、民众旅行带来诸多不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1日公开表示,中国新冠感染率保持在极低水平,而美国的疫苗推广速度非常快,到今年夏天前疫苗覆盖率可望达到80%,最终达到群体免疫。鉴于此,中美应消除人员流动的政治阻碍,在8、9月解除相互间的旅行限制。
吴尊友:应让中美成为全球最早开放自由旅行的国家
由布鲁金斯学会和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一场云论坛1日在线拉开帷幕。美中两国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聚焦“快速复苏的正轨:中美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合作”,就医学研究与合作、疫苗研发和分配、跨境旅行等议题展开讨论。吴尊友在论坛上为美中两国政府提出了一项建议引发外界
吴尊友指出,应该允许两国之间开放自由旅行。新冠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也不存在社区感染。美国疫苗推广速度非常快,有可能在6月前为80%左右的人口接种,8月前90%的人口实现群体免疫。“若如此,双方可以克服政治阻力,只着眼于科学,那么中美可能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早开放自由旅行的国家。”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美中两国相继颁布了旅行禁令,大部分客运航班停飞。至去年底,联航、达美等航司相继恢复了几条直飞航班,但两国之间尚存旅行禁令,为两国游客、跨国企业工作人员提供了诸多不便。目前中国仍然实施入境旅客隔离14天的措施,该措施适用于所有入境旅客,包括中国公民。美国方面,前总统1月18日曾发行政令,对过去14天在这些地区逗留的任何非美国公民的旅行禁令将于1月26日(拜登上任6天后)取消,但保留适用于中国和伊朗的限制。但随后,当时拜登团队提名的新任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发推(Twitter)指出,现在还不是取消国际旅行限制的时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资料图。(图片来源:中新社)
两国疫情到夏天符合开放旅行条件吗?
那么,禁令到底何时才能放开成为两国舆论最为
美国目前每天仍有超过5万人确诊,但在天气、运输、分配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全美目前的疫苗接种速度相当可观。据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日,全美已有超5175万人至少接种一剂疫苗,占总人口比例约15.6%。
据中新社消息,总统拜登此前承诺,将在上任100天内完成1亿剂疫苗接种。他2日在白宫表示,有望在5月底之前为全美所有成年人提供足够的新冠疫苗。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月27日刚刚批准了由强生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授权申请。这是美国第三款获批的新冠疫苗,只需接种一剂,被允许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为了加速疫苗生产,拜登2日宣布,制药企业默克公司(Merck)将与强生公司共同生产该款疫苗。他说,这两家全球最大的药企通常情况下是竞争关系,“这种合作我们只在二战期间见过”。
拜登还表示,联邦政府也将协调资源,在整个3月份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职员工优先接种疫苗。
2月下旬,彭博社曾分析发现,3月,全美每周疫苗供应量将增至约2000万剂,4、5月将增至每周2500万剂以上,6月将超过每周3000万剂,届时每天接种数量可以达到450万剂。
照此决心和速度,美国在夏天实现群体免疫的目标还是十分可期的。正如今年1月CNN曾报道,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称,如果这个夏天有3/4或更高比例的人口接种了疫苗,到今年秋天美国疫情会有所好转,并达到“一定程度的常态”。
而疫情在中国早在去年便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控制。根据中国官方发布的通报显示,内地3日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0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内地已连续多日无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中高风险地区也已清零。
1日论坛上,与会嘉宾在线发言。(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政治上如何克服阻碍?沟通合作
当防疫条件允许,开放旅行禁令的政治阻碍如何克服则需两国共同努力。2月16日,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总领事赵建出席公开活动时被问及“中方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取消对美国的旅行限制”时直言,人员往来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双方应相互沟通合作,共同抗击疫情,为包括企业界人士在内的两国人员自由往来创造更好条件,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早日重回正轨。目前,应对疫情最迫切需要的是各方团结协作,共克时艰。在这方面,中美可以携手做很多事情。期待我们能够早日战胜病毒,让中、美和世界各国人民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再早几天,2月11日农历除夕上午,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之后,路透社援引白宫的说法称,两国领导人就抗击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交换了意见。新加坡《海峡时报》消息称,两国元首就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表达了坚定立场,同时释放了合作的信号。
在两国元首取得共识的背景下,两国在抗疫合作方面近期释放了很多积极信号,1日开幕的这场云论坛也是个例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当天表示,应对这样一个公共医疗危机,需要三个步骤:首先要以科学为基础;第二必须提升公众的理解,促进公众的参与;最后政府必须能够做出明智有证据可循的决策。“中美两国都应该使用这三个步骤……在应对疫情挑战中,中美之间一定要携手合作。”
“我们发现最大的进步障碍不是科研,不是技术,而是缺乏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和国际合作。”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维尔特•伊恩•利普金在论坛上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