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无法调动的特工,周恩来手中顶级王牌特
1995年11月1日,北京,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内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授勋仪式。时任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罗高寿先生向几位中国朋友颁发了纪念奖章,在现场接受奖章的是阎大新、阎明复和李正文等人。阎大新并非这枚奖章的真正主人,他只是代替父亲前来接受这份迟来的荣誉,看着手中金灿灿的奖章不禁热泪盈眶,在纪念章的证书上赫然写着一个分量极重的名字:“阎宝航”!
图│阎宝航
罗高寿告诉在场的所有朋友,俄罗斯联邦总理叶利钦委托他亲自将这枚重要的卫国战争纪念奖章亲自颁发给阎宝航先生的后人,以感谢阎宝航先生对苏联卫国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阎宝航先生及其家人是俄罗斯人民永远的朋友!在苏联卫国战争结束五十年之后,俄罗斯人为什么还要感谢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人?这个故事,还要从五十四年前的一个晚上开始。
1941年6月13日,重庆,在这一天的晚上,德国驻重庆领事馆正在和国民政府高层举办一场交际酒会。会场内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繁华气氛和重庆街头被日军轰炸后的满目疮痍显得是那么的不相称,仿佛就是两个世界一般。
图│1941年被轰炸后的重庆
阎宝航在走进会场之前稍微镇静了一下,长吁一口气,提振一下精神,因为他马上要在这里开始自己的工作。今晚来参加这个酒会不是高官显贵就是工商名流,非富即贵,阎宝航是这种聚会上的常客,和这些人打交道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阎宝航原是张学良心腹、挚友,现在又任蒋介石行营参议,深受蒋宋夫妇二人的器重,身兼数职,因此他在这里也颇有人缘,不少新老朋友主动与他客套寒暄,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一阵喧嚣之后,阎宝航开始暗自观察酒会上的人们,似乎这就是一场普通的酒会,当时的德国在亚洲并没有多少业务,因此在重庆也很少有表现的机会,但阎宝航隐约的注意到,今天的德国人好像比以往要兴奋许多。随后阎宝航又注意到了躲在角落里聊天的两个老朋友,孙科和于右任。孙科是孙中山之子,时任立法院院长,于右任是同盟会元老又深得蒋介石信任,是蒋的资深幕僚,虽然这二人并没有担任实权职务,但经常出席国民党核心会议,掌握着不少顶级机密。
图│阎宝航(右四)
阎宝航主动走上前热情地同这二位打招呼:“于老、哲生兄,怎么在这里躲清闲啊!”孙科和于右任转身看到阎宝航立刻热情回应:“玉衡兄,你怎么才来啊,我和于老都等你半天了。”三人都在蒋介石身边任职,平日里少不了碰面,再加之志趣相投,关系非常熟络,寒暄半日之后,阎宝航故意向孙科诉苦借机打探虚实。
“哲生兄,这日本鬼子整天的狂轰滥炸,我们这赈济委员会的日子可是苦啊。”孙科故作神秘道:“玉衡兄,稍安勿躁。你的苦日子快到头了,日本鬼子很快就不会那么猖狂了。”阎宝航敏锐地察觉到孙科这话并非空穴来风,赶忙向孙科寻根问底。
图│日军
孙科低头小声对阎宝航说:“德国马上就要进攻苏联了,是委员长亲口告诉我的,并且就在最近,估计也就是6月20号前后几天,是那个德国领事向老蒋传达的消息。今天这个酒会,多多少少就有点举杯相庆的意思,你没发现这些德国鬼子得意得很吗!”
阎宝航眼珠一转,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德国进攻苏联,日本人肯定要从东方配合德国进攻苏联,到时候中国战场上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难怪这二位今天这么高兴。阎宝航又向于右任寻求证实,老狐狸于右任微微点头,笑而不答,很显然此事属实。尽然这条消息是蒋介石在最高层会议上透露的,那就基本可以确定德国进攻苏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此时阎宝航的心里已经无法保持平静了,不久便借故离开酒会,迅速回到家中。
图│《英雄无名》剧照:周恩来(左,刘劲饰演)与阎宝航(唐国强饰演)在一起
回到家中的阎宝航坐立难安,因为这个情报太重要了,如果德国真的就在这几天对苏联发动闪电战,苏联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必然将受到巨大损失,这对整个国际反法西斯战线都将是灭顶之灾。
事关重大、刻不容缓,阎宝航立即派人将此消息送至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当日深夜两位神秘的客人悄悄地进入阎府,已经等候多时的阎宝航立即将这两位客人请入自己的书房。这两位神秘来客一位叫王梓木,另一位是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阎宝航没有想到周恩来会亲自前来,周恩来告诉他事关重大,他必须亲自来核实情报。
图│陪同周恩来会见外宾(后右一阎宝航)
阎宝航马上将今晚在酒会上打听到情报的经过,详细向周恩来做了汇报,周恩来仔细分析之后断定情报可靠,并表示了对阎宝航工作的肯定。随后,周恩来回到八路军办事处,于次日凌晨用秘密电台向延安做了汇报。中共中央在认真研究了周恩来发回的情报之后,决定直接通知苏联方面,6月16日斯大林看到了由季米特洛夫转交的中共中央情报。
对于情报的内容,斯大林并不陌生,因为几个月以来,不断有关于德军将闪击苏联的情报出现在斯大林的办公桌上。但斯大林依旧坚持自己的判断,希特勒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攻苏联,因此苏联一直没有进入战备状态。但是这条来自中国的情报却引起了斯大林的警觉,他知道中共在情报工作方面非常的严谨且高效,如果毛泽东和周恩来没有十足的把握,是绝对不会发出如此紧急的警告的。
图│周恩来
斯大林接下来的几天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德军进攻苏联这件事情上,经过苏联高级将领们的充分讨论,斯大林于6月21日对苏联红军下达了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应对德军的进攻。苏军所有指挥官立即开始着手部署作战准备,次日凌晨,德军对苏联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闪击战。
尽管东线苏军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准备,但为其国内部队的调动和动员争取了时间,为苏联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争取了一丝希望。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经致电中共为这份情报表示感谢,阎宝航也收到了中共中央的表扬。
图│斯大林
阎宝航利用自己在国民党上层广泛的人脉关系不断地向周恩来提供重要情报。在中共安插的特工中,阎宝航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严格上来说,他并不隶属于中共中央,也不被中央特科管辖,他只有一个上线,周恩来。所以,原则上特别重要的情报阎宝航都会直接报告给周恩来,日常情报则由他的交通员通过设在重庆北碚的秘密电台发往延安,由于苏联方面也急需关于德军和日军的情报,后来阎宝航秘密电台同时还会将相关情报发送给苏联方面。
1941年12月,国民党中统传奇破译员池步洲破译了日本方面一份重要情报,代号“东风·雨”。池步洲根据侦讯组截获的日军一系列密电,逐步破译了其中的信息,最终判断出日本人将在12月的第一个周日突袭珍珠港。中统立即将这份重要情报呈报蒋介石,对于这份事关重大的情报,蒋介石十分慎重但一时又无法辨别真伪。
图│蒋介石
时隔不久,军统戴笠也向蒋介石呈递了一份重要情报,这份情报由军统侦讯组组长姜毅英破译,情报代号“东风·雨”。面对自己手下两个王牌情报系统,分别呈送的两份同样的情报,蒋介石立即将此事通知美国总统罗斯福。
实际上,罗斯福在之前就已经看到了一模一样的情报,只不过这份情报来自苏联。而向苏联提供情报的正是远在万里之外的阎宝航。中统在得到池步洲的破译结果之后,也曾经犹豫是否上报,并在各高层之间进行过讨论,也正是在这个间隙中,阎宝航得到详细的内容。
图│戴笠
于是,就在蒋介石得到情报的同时,莫斯科方面也收到了来自重庆的密电。由于阎宝航小组以往提供的情报非常的准确且及时,苏联方面几乎没有迟疑就立即提醒了美国。
当然,最终珍珠港还是遭到了日本人的偷袭,至于罗斯福在明知日本人偷袭计划的前提下仍然不设防的原因,至今依旧是众说纷纭,相关档案也没有进行解密。但阎宝航提供的这份情报得到了中共中央和苏联方面的肯定。
图│罗斯福
阎宝航的情报工作小组一直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这里既有国民党军政核心高层又有各国使领馆,是整个远东反法西斯战线的情报中心。但同时,这里也是国民党特务机关监视和巡查最为严密的地方。在这里做情报工作尤其是为中共搞情报,是极为危险的,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阎宝航小组的主要成员大部分都是他的家庭成员。
阎宝航曾经将自己的四个子女先后送到延安培训,并逐步将他们发展成为核心情报人员,他的妻子高素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给了阎宝航极大的支持。阎宝航为周恩来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他活跃而广泛的行动轨迹早就被国民政府多个情报部门盯上了,军统更是把阎宝航列入了黑名单。
图│阎宝航与夫人高素
当时重庆的卫戍区司令是刘峙,蒋介石给他的任务除了防御日本人的轰炸就是在重庆范围内抓捕共产党人。在卫戍区侦查的涉共案件中,刘峙发现有很多大案要案多多少少都和阎宝航有所关联,深入调查阎宝航之后又发现他竟然先后把自己的四个子女都送去过延安。刘峙是行伍出身的莽夫,最看不上这些穷酸文人,尤其是阎宝航刚直不阿却又受到蒋介石器重的人。但刘峙查了许久就是抓不到阎宝航的把柄,某天刘峙派人给阎宝航送了一封请柬,盛情邀请阎宝航到卫戍区司令部赴宴。
阎宝航只身前往,刚一进入司令部大门就被刘峙的卫队团团围住,刘峙气急败坏的当面质问阎宝航是不是共产党。面对刘峙拙劣的表演,本来惊出一身冷汗的阎宝航反而镇静下来,他义正言辞地告诉刘峙,如果一心为了抗击日寇、光复河山就算共产党,那自己就是共产党。阎宝航最后警告刘峙,要抓自己随时可以来,就是到时候想好了怎么向委员长解释,说罢拂袖而去,刘峙的手下竟无人敢拦,只剩刘峙被气得七窍生烟。
图│阎宝航一家
其实,在重庆想抓阎宝航的大有人在,其中就包括民国第一情报机构头子军统戴笠。当时阎宝航第一身份是蒋介石行营参议,并且与宋美龄关系特别好,经常出现在蒋宋的身边。而戴笠几乎每天都要向蒋介石汇报重要情报,因此二人也算得上是熟人了。
对于阎宝航,戴笠仅凭感觉就都能断定此人就是共产党,但是戴笠不是刘峙那种二流货色,他非常清楚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对于这号人物是绝对不能轻易碰触的。所以,尽管军统一直紧紧地盯着阎宝航一家,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对阎宝航动手,因为他一直都没有露出任何破绽。建国后,阎宝航曾对人讲起在重庆的经历,每天都是如履薄冰!
图│宋美龄
斗转星移,时间来到了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斗取得了逆转性胜利,德国在西欧战场上败局已定。日本人陷入中国战场无法自拔,太平洋战场上又被美国人逼到了本土,大势已去。但日本人在东北还有一支上百万人的精兵---关东军,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日本人的总预备队。
这个时候日本之所以迟迟不投降,就是因为他们还有关东军,还有东北三省,日本人曾计划如果在本土抵抗美军失败,就撤到中国东北,利用自己的多年经营做最后抵抗。因此要最终战胜日本侵略军,就必须消灭关东军,将他们顽抗的梦幻彻底击碎。
图│日本关东军
为了尽快击败日本法西斯,盟军决定由美军从太平洋进攻日本本土,由苏联红军进攻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但是此时的斯大林却显得有些顾虑重重,对于出兵中国东北的命令迟迟没有下达。斯大林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东北的这支关东军的确不是普通军队。自从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就长期渗透经营东北,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更是成为了日本人的后方基地。为了防范苏联,关东军在漫长的满蒙边界线上修筑了大量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并且储备了大批军用物资,足可以和苏联红军进行长期的拉锯战。
苏联红军如果在不清楚对手底牌的情况下强行进攻,必然会陷入东北这个泥潭,自身也会受到巨大损失。斯大林考虑得非常长远,如果单纯的是为了消灭日本关东军,那么打这一场消耗战也无所谓,苏联红军的战斗力是绝对能够碾压日本人的。但斯大林此时想到的是战后和美国人的竞争,如果苏联红军在和关东军的战斗中消耗过大,那战后就会被美国人抢了先机,苏联有可能无法保障自己在东北亚的利益。
图│日本关东军
基于这些原因,苏联方面向中共中央表达了这方面的担忧,希望中共能够协助苏联获取一些日本关东军部署方面的情报。中共中央方面也考虑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忧患,但是日本关东军目前的详细部署情况一时间又难以下手。关东军的部署详情属于是日本军界核心机密,自从佐尔格、中西功和武田熊毅被捕之后,共产国际在安插在日本高层的情报体系被连根拔起,此后再也没有能够成功获取日本高层方面的机密。
虽然中国在东北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地下组织,但他们的活动范围都属于基层,就连日军中层军官都很难接触到。中共中央考虑如果要获得日军高层方面的情报,可能还是要借助国民党的情报系统。军统和中统在对日本人的情报搜集方面很舍得花本钱,他们那里应该有不少与关东军有关的情报。经再三考虑斟酌,中央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周恩来的直接下线阎宝航。
图│周恩来
阎宝航在接到周恩来的指令之后,曾经一筹莫展,对于苏联要求的情报感觉也是一时无从下手。正当阎宝航犯愁的时候,好运气竟然不期而至了,这个时候不仅苏联在积极准备进攻日本关东军,国军高层也早已看清了日本人败局已定,所以也在为反攻东北做准备。很显然,蒋介石并不希望赶走了日本,却迎进来一个苏联,国民党的目的还是想自己收复东北。
这天陈诚找到阎宝航,请他尽快搜集一些关于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情报,为将来收复东北做准备。陈诚之所以会找到阎宝航,是因为阎本身就是东北人,并且是张学良旧部,与老东北军的核心人物关系匪浅,并且多年来阎宝航一直在为收复东北积极奔走。有了陈诚的委托,阎宝航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搜集日本关东军的情报了。
图│陈诚
经多方打听,阎宝航得知国军情报系统已经通过秘密途径获得了关东军的详细战略部署,详细资料就存放在国民党军委第三厅。军委第三厅是国军核心机要重地,存放着大量顶级军事机密资料,莫说普通人,即便是国府军政要员,没有特许,谁也不能随便进入。如果在平时,阎宝航是无法进入第三厅的,不过之前阎宝航曾经有意接近过一个国军高级级军官,此人名叫钮先铭。
阎宝航就打着陈诚的旗号,开始频繁的进出军委三厅,一天阎宝航对钮先铭说想要研究一下日本关东军的详细部署情况。钮先铭二话不说,立刻给阎宝航拿出了两大盒厚厚的档案,还在阎面前夸口说,鬼子一兵一卒的部署都在这里面。看到这套资料,阎宝航不禁心中一震,这正是自己要找的关东军部署详情。于是阎宝航故作发愁状,表示这么多资料自己一时半会可看不完,能不能借回去仔细看看。钮先铭对阎宝航说,三厅的资料都是绝密,不能外借,随后立刻笑容满面地说但你是例外,你可以把资料带回去看,但三天之内必须归还。就这样,决定百万关东军命运的机密资料,被阎宝航像借书一样借到了。
图│钮先铭
阎宝航将两大盒资料带回家之后,立即让人连夜将所有资料进行拍照,然后派人将交卷送至重庆地下党联络处。很快,这份关东军部署明细经由延安传至莫斯科,斯大林手中有了日本人所有的军事部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斯大林命令出兵一百五十万,歼灭关东军。
1945年8月9日,对东北日军发起总攻,苏联红军按照阎宝航提供情报制定了准确的进攻方案,使得日本人苦心经营多年的防御工事失去作用。被寄予厚望的百万关东军在苏联的进攻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苏联人总能找到他们的薄弱点提前动手,并且打的又准又狠。结果,号称日军精锐的关东军仅仅抵抗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全线溃败,直到战后他们才知晓,原来自己的部署早已被别人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一场在开战之前就注定了结果的战争。
图│解放东北
阎宝航及其家人为了抗战为了党的事业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工作,由于他是周恩来的直接下线,并不受党中央和中央特科的领导。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即便是中共中央也没有他的档案留存,除了周恩来和几位相关同事之外,这个世界上谁也不知道阎宝航竟然就是那个被称为红色谍王的“阎正”。
直到1962年,阎宝航的地下工作事迹才在相关报告中披露,但由于没有任何相关资料进行佐证,有很多人队阎宝航所述的事情有所怀疑,最后由周恩来亲自出面对阎宝航同志的工作作出了肯定。至此,阎宝航地下党员的身份才被世人所知。
图│阎宝航一家
但阎宝航为苏联提供关东军情报的事情直到1995年,才由他的儿子阎明复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如果不是早年阎宝航曾对子女提起过这段往事,很可能这个秘密就被永远埋藏在他的心里了!
我是史海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