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经贸再度破冰,印度重新选择中国,将2亿电
自2月中旬,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边境部分地区完成脱离接触以来,中印紧张的边境局势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同时也带动了两国关系复苏,尤其是经贸进一步“破冰”。据印度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6日,印度第二大移动网络运营商巴帝电信将一份价值约为2.66亿人民币的电信设备采购合同授予了中国华为公司,这标志着印度又重新选择了中国。
报道称,采购的电信设备主要用于扩展印度国家长途网络,而该项工程承载着印度国内和国际通信。能将如此重要的合同交给华为,足见巴帝电信对其的信任。未来中印双国可以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共建高速网络。
能拿到此份合同,对华为来说殊为不易。由于中印两国边境地区摩擦,2020年8月,巴帝电信出于莫迪当局的压力,计划在未来的5G通信网络建设中,排除中国电信设备商华为和中兴的产品与服务,转而使用诺基亚和爱立信的电信设备。
随后,莫迪当局又对华为参与建设的4G和3G网络痛下杀手。同年9月,印度最大的国有电信运营商BSNL宣布,未来仅允许印度本土电信设备商为国营移动网络企业提供4G网络的核心产品和服务,并且会逐步拆除华为和中兴的4G电信设备。华为和中兴等中国电信网络商,在印度市场陷入了空前困难。
不过印度对华为等中国电信设备商的排斥,完全是政治打压,莫迪当局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完美的替代方案。另外,许多印度电信领域的专业人士,也并不赞同莫迪的做法。
例如巴帝电信的董事长苏尼尔-米塔尔曾经在多个场合公开支持华为。他认为华为的产品不论是技术还是成本,均要优于诺基亚和爱立信。尤其是采购成本一项,对于印度这种电信网络基础薄弱、覆盖范围又广,但是预算又十分有限的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华为的电信设备毫无疑问是最佳的选择,而这也为此次巴帝电信重新选择华为,埋下了伏笔。除中印关系缓和以及成本因素考虑之外,事实上巴帝电信本身和华为就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华为设备约占巴帝电信现有网络的三分之一。
而华为在印度多地电信市场都占有极大的份额。以印度第三大城市加尔各答和“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为例,华为和中兴是两地的4G网络设备供应商。之前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莫迪当局禁用华为,其损失可能超过数十亿美元。
但是如果选择和华为合作,可以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这一得一失,涉及上百亿美元,印度方面不得不仔细考量。如今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基础设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的经济业态,例如数字经济。
按照印度总理莫迪的构想,未来15年,数字经济对印度GDP总量的贡献率要达到8%左右,相关行业的产值要突破1万亿美元。而想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印度必须构建强大且高效的通信网络。目前全球可以为印度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电信设备商并不多。
细数起来,只有欧洲的诺基亚和爱立信,中国的华为和中兴以及韩国的三星等。但是欧洲和韩国的电信设备商,其服务主要聚焦于发达国家市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印度压根就离不开华为等中国电信设备商。
当然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并不仅仅限于通信网络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领域值得扩大或进一步开拓。作为全球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两个新兴经济体,双方均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合作潜力无限。
2019年中印双方贸易额突破了850亿美元,但是在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中印边境紧张局势的不利影响,双方贸易额回落至777亿美元。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印两国经贸关系交恶,对双方均没有好处。而印度因为对中国部分产品十分依赖,其承受的损失会更高。
放下偏见,深化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印贸易更加健康、平稳和平衡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全球进步和繁荣。
希望双方能以这笔电信合同为契机,让两国经贸关系重回正轨,这对于中印两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双方应该妥善管控分歧,减少矛盾与摩擦,寻找更多的利益共同点,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造福两国27亿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