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大国之间,都有个缓冲国,中国又是哪个
为什么大国之间都需要有一个缓冲国?它的作用又是什么?
地理冷姿势带你涨知识,大家好呀我是姿势君,今天姿势君来和大家聊聊大国之间缓冲国的作用。
世界历史也就是大国关系的历史,是征服国家和被征服国家的历史,所以世界的和平也就是大国之间的和平,而世界的战争也就是大国之间的战争。
咱们先去中东看看,简单来看中东地区的矛盾冲突,看似是国家内部的战争,是小国之间的战争。比如叙利亚内战,或者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战争。
如果咱们来问一个叙利亚人,现在和平吗?他肯定摇摇头。
但是从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已经70多年没有爆发过大范围的战争了。为什么呢?这就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和平影响着世界的总体趋势。
那么大国之间怎么保持一段时间的和平呢?
于是缓冲国的概念就出现了。
什么是缓冲国?
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或者集团之间,不介入双方冲突的国家和地区,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就起到了给冲突双方一定缓冲的作用。
“缓冲国”的概念是欧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们在17世纪提出的势力均衡理论的一部分。
其实这也是跟地理位置有关。咱们看欧洲,面积虽然和中国差不多大,但是分布着几十个国家,并且其中存在着好几个实力相对强大的国家,比如英国和法国、德国、俄罗斯等。
那反观中国呢?我们在历史上就没有什么缓冲国的概念,因为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附近的国家都没有我国强,我们跟谁缓冲呢?
所以一个国家要想成为缓冲国,需要满足三个方面
一是在地理上位于强国之间
二是在实力上仅能够自保而不会破坏均势
三是在外交上“完全中立并不偏向任何一方
其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实力弱小和外交中立。
姿势君来举几个例子。其实最开始的缓冲国就是位于英法德之间的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三个国家分隔开了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对于缓冲国来说那肯定是没什么好处的,因为缓冲国的纯属是为了大国而服务的。
在大国之间,如果有缓冲国,那么就可以避免在两个国家在广阔的边境上驻扎大量的军队,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是不打,那也得防着。
这也容易造成对抗。你派多少兵,我就派多少兵,增加了国家的压力。有了缓冲国之后,一旦发生战争,那么各国就能有反应的时间。
比如在一战和二战时,德国向西线开始作战,那就要占领卢森堡和比利时。
卢森堡面积仅有2586.3平方公里,被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却一直没有其他国家吞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卢森堡地形险要,位于德法要道,一直是西欧重要的军事要塞。而比利时陆地面积为30528平方公里,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文化上都处于西欧的十字路口,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占领了卢森堡和比利时,之后才对法国展开进攻。
更不用说俄罗斯与法国、德国之间还隔着无数的缓冲国,所以历史上西欧国家要想打到莫斯科还真需要费一番功夫。从柏林到莫斯科的距离约为1600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就好比我国的北京到广东的距离一样。
除了在欧洲,其实中国与俄罗斯之间也有蒙古作为缓冲国,还有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尼泊尔、不丹,都是起着缓冲国的作用。
这样双方打起来的话,都可以有一定的战略纵深,甚至不在自己的领土内开战。
这里姿势君来举一个例子,在1904年发生的日俄战争,与中国没什么关系,但是日本和沙俄却是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展开的战争,当时的清政府无力参与,于是也只能屈辱地成为日本和沙俄之间的缓冲国。
日俄双方就是在辽宁打的,各自本土并没有受到影响。
这也不是说两国开战,就必须选择缓冲国作为战场,而是说A国如果想打C国,那就必须先攻下B国,这样就能给C国的备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但是不得不说,能作为缓冲国的国家一般实力都很弱小,难以形成缓冲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在二战时运用闪电战的战术,1天内征服丹麦,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征服“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所以姿势君觉得进入到21世纪,缓冲国更加没有用了。尤其是现代高科技战争,主要是以信息化为主,由单纯的人机对抗演变为了高科技信息化的对战。
开战之前首先是情报信息的收集,然后进行导弹轰炸洗地,损毁对方的指挥系统,至于缓冲国?谁在乎它?
当然这只是姿势君打的比方。比如贸易战、政治战,还有中东一些局部地区的代理人战争,都是现代战争的一部分,甚至还有十分重要的电子战,导弹打出去,要能够命中目标才算有效果。
所以过去的战争是二维的,仅仅局限于地面和海面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开始向天空拓展,变成了三维。如今更是走向了多面性,经济制裁、电子干扰,真正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那么现在缓冲国的作用没有了,大国之间怎么保持和平呢?
你觉得现在大国之间想要维持和平的局面,依靠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