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未来的首位华裔女首相?让安倍头疼的莲舫
20年8月20日,安倍晋三召开记者发布会,正式宣布自己因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导致身体极度不适,将辞去日本首相一职,这位日本二战以来任期最长的首相,结束了他的执政生涯。20年9月16日,菅义伟正式继任安倍晋三,成为日本第99任首相。
尽管安倍晋三结束了日本自战后以来首相更迭频繁,日本政党政治风起云涌的局面,但依然有这么一个人,被誉为“日本希拉里”,她是日本国民心中最具希望担任首相的女性——莲舫。而她,是一名华裔女子。
那么,这位可能成为日本未来首位华裔女首相的莲舫,究竟是何来历,她为什么能令安倍头疼不已。
莲舫
身世与国籍:“日本希拉里”莲落何处?莲舫,2004年进军政坛,并代表民主党获得92万张选票,一举当选东京区参议员,而在此之前,莲舫有许多身份:娱乐明星、模特、电视主持人、家庭主妇,前几个身份积攒的人气也对她的多次竞选如助东风,在日本政坛,她不可不谓是一位“明星型政客”。
莲舫是一名中日混血的日本女政治家,其父谢哲信为中国台湾人,母亲斋藤惠子为日本人。
祖母陈杏村身为台湾台南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经销烟草生意,曾任上海南洋烟草公司总代理和英美烟草公司总经销等重要职务,实为战时一代富商。
而为了打通人脉,陈杏村曾在战时捐献两架分别名为“杏村1号”“杏村2号”的战斗机给日本,这样不择手段、戕害同胞的“汉奸”,在战后却凭借其财富与手眼通天的人脉,得以逃脱清算。
在战后清算时,陈杏村被判为“汉奸”,但她聘请律师为她进行辩护,最终,在占据了“陈杏村与日军看似交好,实则是为中方窃取情报”这一立场上,给这个狡猾的“汉奸”安上了一个“特工”的身份,她逃脱了了法律的制裁,并回到台湾,继续大发横财。
这就是莲舫的血脉家承,在中国,她是“汉奸之孙”,在日本,她为“日本唯一的华裔女政客”,甚至在1995年,莲舫辞去电视主持人的工作,远赴中国学习汉语。
对此她在多年后的采访中回应道:“原因有两点,一是想去寻找自己的根,认为自己身为华裔,却不会说汉语,这很是羞愧;再者,我认为一名新闻人整天待在小隔间里念稿子,而不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是做不出好新闻的。”
这一过往经历,在极端注重血统、家庭背景的日本政坛,无疑是十分敏感的。不算举步维艰,但她的政敌喜好抓住这两点痛处,往死了戳,别有用心地称她为“亲华派”、“日奸”,而事实上,基于自己的华裔身份,莲舫既有认可也有苦恼。
而长期以来,莲舫最令人诟病的莫过于“双重国籍”之说。16年9月13日,莲舫被逼承认自己依然保有台湾户籍,这对于身在政坛的她来说无疑是一枚惊天巨弹。
而在同年9月15日,她成功当选日本民进党党首后,舆论发生爆炸,有学者直言:“莲舫不配当选党首。”更有甚者将莲舫的双重国籍搭线“日本的国家安全”,借以散播阴谋论。
而对此莲舫的回应是: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并非一个国家,并公开发言,希望海峡两岸早日达成共识。为何莲舫要不顾日本高层的呵斥与台湾民进党的叫骂,也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呢?
当然不是因为其拥有多么高的政治历史觉悟,也非她华裔的身份所产生血脉情怀,而是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九条,“定居于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这意味着,在日本1985年修改《国籍法》,承认当孩子的母亲为日本户籍时,该孩子也能选择为日本户籍后,莲舫可以有话头言明:“我从1985年开始就是日本人了。”
而在此之前,莲舫赴北京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时,还在课堂上与言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教授大起争端,否认该教授的说法。没错,在自己的小辫子没被政敌揪到之前,她依然是一个“台独”分子。
莲舫体内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但是一心向日这是无疑的,钓鱼岛问题上她的态度可见一斑。
2010年,莲舫在竞选参议员之际,本来的话术是“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但随即便因为被指责与时任首相菅直人政见不一,随即立刻公开更正自己的言论,声称:“钓鱼岛自古以来便是日本的领土。”
故而,国内前些年来掀起的莲舫“亲华”,对莲舫有好感的风潮,笔者在此一言:大可不必。并非莲舫给自己的儿女取两个中国名字,就能代表她政见上有何亲近中国、甚至愿意为了血脉放弃日本政权的可能性。
从其在丑闻风波与东京选举落败之后,快速辞去民进党党首一职,随后,17年12月26日又再度加入立宪民主党,这一切都彰显着莲舫的血里,流淌着有如她的祖母一般,趋利避害的因子。
事物有利有弊,正如莲舫的日籍华裔身份,既令她得以行走于中国与日本舆论界之间,又严重影响了她的日本从政“血统纯粹”,莲舫过往的从艺经历与其姣好的外貌,既为她赢得了大量选票,又让她为“花瓶”之名所诟病。
且不论日本政坛这一言论,已经严重涉及女性歧视,尤其是对外貌出色的女性的歧视,再议,这位日本政坛上唯一一位华裔女党首,当真是一个花瓶吗?
10年6月,菅直人任命莲舫为行政革新大臣。而其在排除行政浪费上的出色政绩与她那句震惊日本的名言一样引人注目,“为什么日本一定要争第一,难道做第二不好吗?”
同时,当时的莲舫深刻地认识到,个别党派对于民进党所宣扬的意见于改革保持嗤笑态度,她在16年9月召开的临时党大会上,莲舫强调了对“教育与养老,以及社会保障工作等方面的建设。”这显然与当时的安倍晋三政府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自2007年上台后,其政府一直推行交易改革,推行以“爱国主义”取代“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且不论这一改革的目标就是一个悖论,当个人的价值沦丧,他又如何在国家找到价值实现感,从而产生爱国情怀?这显然是安倍政府军国主义在教育方面的蠢蠢欲动。
而莲舫一派则从日本教育的弊端出发,呼吁日本应当正视历史,进行真正的教育改革。可以说,这正是莲舫步入政坛的初心。
莲舫曾经在第七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上发言表示,日本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侵略中国的历史,而关于中日战争方面的历史,多数学校是自学为主,日本应当填补历史空白,正视过往,才能真正处理好当今两国关系。
事实上,日本大部分国民受回避式历史教育的洗脑,否认侵华战争,甚至将日军灭绝人性的屠杀侵略行为称之为“解放战争”,这无疑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悲哀。
虽然这些言论直接受当时的菅直人政府“以合作为主,不与华为敌”的政策影响,但借以莲舫中日混血的身份说出,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缓和。
莲舫本人在此之前曾公开表示,日美关系是日本外交的重要一环,日本应当借助美日同盟,加强两国之间的安全合作,而非单方面接受美国的支援,同时加强与中国之间的交流,致力于促进美中日关系形成“等腰三角形”。
这一主张显然是立足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作出的符合日本发展的正确判断。
鸠山内阁上台后,要求日本走向相对独立,但却直接或间接地触动了美国在日的利益,如修改《日美地位协定》、停止向阿富汗联军供油等等举措,虽然一定程度推动日本走向独立,但是却短期内影响了日本政局稳定。
因此菅直人政府上任后便以有限度地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修复与美国的关系为首要任务。
菅直人
针对中日关系,虽然言论导向因莲舫曾一度走向缓和,但日本政府的态度显然对中日历史遗留问题保持僵直态度。
受中国飞速增长的经济、军事实力的震慑,日本对中国实施“经济上加强合作,政治上加强防范”的战略,虽然不算高明,但勉强在与我方分得经济红利的同时,保住了日本政府可怜的脸皮。
至于莲舫为“花瓶”的言论,首先,我们应该对外貌歧视表示唾弃,无论是歧视不美丽的还是美丽的外表,都是一种侵犯;
其次,在这个颜值当道的社会,利用自身优势,即“美貌+能力”打出一手好牌,也是智慧的另一体现;
最后,显而易见的,莲舫以铁血泼辣的行政风格行走于日本政坛,称其为花瓶,实属是各位对日本朋友轻敌了。
辛华舍:《莲舫:日本首位华裔行政革新大臣》
《观察者网》
《环球网》
《上海教育》:《日本新首相掀起教育改革新热潮》
李睿:《菅直人时期日本民主党对华外交探析》
孙承:《菅直人内阁对外政策调整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