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花式讨好美国:拜登不肯当恶人,就帮他把
随着特朗普的下台,美国新一届政府正积极考虑重返伊核协议,围绕着这一问题,各国开始博弈。据半岛电视台12月9日的报道,拜登任命的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对媒体表示,为了恢复对伊朗的约束,这届美国政府打算"重返2015年签署的核协议",借此"迫使伊朗严格遵守其条款"。尽管沙利文的话说得很狠,好像美国又要严厉对付伊朗了一样,但其实只是表达一个主题,那就是美国要"重返核协议"。
2018年5月份,亲以色列、亲犹太人的特朗普总统,不顾国内与国际社会的反对,宣布强行退出"伊核协议",同时恢复并追加了对伊朗的制裁。特朗普的这一决策,不仅损害了欧洲的利益,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表示,美国这是将所有的危机都推到的欧洲的家门口,随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积极倡导建立欧洲联军,确保欧洲的安全;而且还至少两次险些让美国重新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中东战争。
2019年6月份,美国无人机入侵伊朗领空,遭到革命卫队防空导弹击落;2020年1月份,特朗普亲自下令暗杀了伊朗传奇名将、革命卫队重要指挥官苏莱曼尼,德黑兰政权对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发起了猛烈的导弹袭击,这两次袭击都险些引发美伊战争。随着亲以色列总统特朗普的下台,拜登政府开始"拨乱反正",修改此前明显不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因此拜登打算重返"伊核协议"。
△德国积极倡议建立欧洲联军
但就算要回来,美国也不可能以"认错"的姿态回来,而是打着"重新约束伊朗"的旗号回来,这样不仅避免"好马又吃回头草"的尴尬,而且还给美国民众这届政府和上届一样"强硬"的形象,没有哪国民众会支持懦夫政府。话说回来,美国打算重返"伊核协议"这是一件好事,毕竟中东的安定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复苏,关系到全世界的能源安全,在疫情时代,中东稳定对大家都是一件好事,但偏偏德国出来挑事。
据伊朗国家通讯社的报道,德国外长马斯对媒体表示,有必要"升级伊朗核协议",追加"对伊朗导弹计划的限制"。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由中美俄英法德同伊朗签署的核协议中,可没有限制伊朗弹道导弹的发展,现在德国在美国重返"伊核协议"的档口,突然提出要"升级核协议",明显是"无事找事",有为恢复"伊核协议"设置障碍的嫌疑。对此,中国与俄罗斯都进行了不点名的警告。
中方表示,希望各方"着眼大局","始终保持冷静克制","进一步巩固、维护全面协议的共识","推动美方尽快无条件重返协议","解除所有相关制裁"。很显然,中国不赞成德国"横生枝节"的行为,要求柏林不要找事,要"着眼大局"、"冷静克制",这是委婉的警告了。中国的外交风格比较委婉,但战斗民族打的是七伤拳,说话就很直接了。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就表示,"有部分势力"故意破坏与伊朗签署的核协议,他呼吁"不要在伊核协议的问题上抬高上限",要求各方"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该协议。俄罗斯所指的所谓"部分势力",显然就是德国了,因为正是德国打算"提高伊核协议的上限",将原本不属于协议内容的伊朗导弹问题也纳入核协议的范围。对此,俄罗斯是明确反对的,莫斯科提醒柏林要"态度认真"一点。
德国的态度的确值得玩味。因为2018年美国退约的时候,默克尔可是说了,特朗普此举是将所有的危机都推到了欧洲的家门口,现在拜登总统打算重返核协议,美国政府都没提高要价,德国却对伊朗提条件,这是要闹哪样?其实柏林之所以这么做,主要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向这届美国政府"表忠心",企图修复特朗普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的美德关系,所以与美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美国表达重返"伊核协议"的愿望,而德国来试探性地提条件,这比拜登直接提要好得多,被拒绝了没事,如果拜登被拒绝了,作为新总统还重返核协议吗?面子往哪里搁?特朗普之所以和德国闹翻,主要是因为军费问题,现在白宫换主人了,所以德国打算重新恢复与美国的关系。另外,中国与德国建立了战略合作的关系,德国打算利用中国谋求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这需要平衡中美关系,不能过于疏远美国。
为此,德国甚至准备牺牲与俄罗斯建设多年的"北溪2号"油气管道项目,以取信于美国。德国打算在中美俄之间重新取得平衡,与中俄特别是中国合作,但依然维系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从而为自己谋求最大化利益。因此,在伊朗问题上,德国居然放弃欧洲的立场,主动为美国"试水",这是一种姿态,向美国靠拢的姿态,而且德国也知道,最终美国依然会"无条件"重返协议,做个样子就能赢得白宫的好感,多划算。
德国这边玩的挺嗨,但中俄看不下去了,纷纷警告柏林"着眼大局",态度认真一点,别玩火,早点督促美国重返核协议才是大事,别整出毛病来了,如果节外生枝把事情搞砸了,没你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