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被困在广州地面塌陷中的人还没有找到专家
12月1日09:28,广州地铁11号线沙河地铁站施工区发生塌方,一辆净化车和一辆摩托车坠落,三人下落不明,其中两人的身份已确认,乘坐电池车的人身份尚未确定。目前救援工作仍在进行。央视记者专访事故救援专家小组成员,了解救援进展情况。
人员和车辆的位置目前尚不确定
十二月二日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事发地点已被包围,现场救援工作仍在继续,先前坍塌的坑已修复,原坑中央有一根钢制护管,作为搜寻和营救失踪者的通道。
事故救援队专家林本海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塌方的位置深至38米,第一次塌陷后,多次崩塌,底部形成了类似流沙的不规则泥层。
事故发生后,为便于救援,采用混凝土、土石方等材料加固边坡,避免塌方面积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设置了直径2.5米的钢管作为救援通道,其主要功能是挖掘地下和寻找失踪人员,以防止周围土壤在开挖后进一步塌陷。钢制护管的位置是当时车辆掉进坑内的地方。救援人员目前正在挖掘。
林本海说:根据12月1日埋倒的车的深度,大约是8到10米,现在的保护管是8米。汽车最有可能靠近那里。但是由于随后的两三次倒塌,汽车的埋深可能会出现一些运动。
目前,救援人员正在使用专业的探测设备搜寻掉在坑内的车辆和人员。救援指挥部表示,只要有一线希望,搜救人员的行动就不会停止。
救援专家杨光华说:我们还没有掌握目前车辆和失踪人员的位置,救援工作还在继续。
为什么要进行回填?
12月1日03时30分,广州地铁官方微博说:由于沉降区已经被水体覆盖,土壤已经塌陷,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避免塌陷区进一步扩大,目前正在进行局部回填。
部分市民质疑为何在警员获救前已采取回填措施。
避免第二次事故
事故救援队的专家杨光华回答说:当时仍然有一个持续的坍塌。洞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和更深,周围的土壤继续塌陷,掩埋汽车,但救援人员无法下来。此外,它还担心洞将继续扩大,周围将有重要的电缆和管道,以及桥梁,这可能导致更大的灾难。
为救援创造条件
同时,专家表示,由于塌方在事故发生后仍在继续发生,为了救援人员和车辆,首先要有稳定的地质条件,所以有必要加固基坑边坡。
而第一次到现场参加救援的广州蓝天救援协会工作人员也表示,事发后,现场地质不稳定,不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无法进行救援工作。
对于当时的现场,参与现场救援的广州蓝天救援协会成员林轶说:我们到了现场,水就涌上来了,现场继续坍塌。我们已经制定了很多救援计划,但是现场的第二次或第三次坍塌使我们无法接近。它会影响整个道路的周长,工地人员不能进入,车辆不能进入,没有救援工作平台,因此有必要加固和稳定边坡,以保证整个地质的稳定。
事故发生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塌方实施交通管制和警戒,封锁道路,禁止车辆通行,疏通交通和人员。
有关单位立即关闭周围的自来水、煤气等管道,对供电设施进行临时停电,对周围的水、电、气、通信等设施、房屋、道路、桥梁等设施进行连续、动态监测,防止二次灾害,组织广州大道北高架桥专项试验。
经过专业组织的检查和论证,桥梁状况安全,2号上午7点交通恢复,无漏气等相关事故。
新浪新闻官方账号更多资料!欢迎扫描左QR代码跟随新浪新闻官方微信(新浪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