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义逝世,他是怎样的“中国先生”?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 侯雅玲】“美国曾犯过很多错误,比如,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愿接受中国的崛起。但我和很多人都在努力,争取更好地和中国打交道……”
今年7月, 90岁高龄的傅高义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仍在表达着对于中美关系的担忧。作为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数十年来,傅高义笔下诞生过许多关于中国的著作。他也曾数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社会、文化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当地时间12月20日,傅高义逝世,享年90岁。
傅高义逝世
傅高义资料图
据《朝日新闻》消息,傅高义当地时间12月20日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家医院去世。报道提到,傅高义在医院接受手术,因治疗后情况不理想而突然逝世。
傅高义逝世后,其亲友及此前就职机构纷纷发文悼念。
傅高义的儿子史蒂夫20日深夜在推特上发文悼念父亲。他在推文中写道:“我父亲今天去世了,(因为)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一周前他还是很健康。他非常享受生活,尤其是在晚年。我们享受(和)他(一起度过的时光)。” ↓
傅高义曾就职的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也发布了讣告。该机构在推文中写道:“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宣布我们的前主任傅高义教授去世。傅高义教授曾在1973-1975年和1995-1999年担任中心主任。他是我们中心真正的守护者,一位博学的学者,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会非常想念他。”↓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也于当地时间12月20日深夜发布数条推特,就傅高义去世一事表示哀悼。
崔天凯在推文中写道:“听闻傅高义去世的消息,我很难过。他是一名杰出的中国研究学者,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毕生致力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对中美人民友谊及中美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中国(研究)上的智慧和见解不仅对该领域研究者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北京时间12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也就此事发声。汪文斌称,傅高义教授是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方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于他的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傅高义教授为促进中美沟通与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做出了不懈努力。我们将铭记他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所做的贡献。
傅高义是谁?
傅高义资料图
公开资料上如此介绍傅高义的生平:1930年,傅高义出生于俄亥俄州特拉华市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俄亥俄卫斯里昂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并于195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在1967年至2000年间于哈佛大学任教,曾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寥寥数行文字似乎无法概括这位学者的一生。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知道傅高义这个名字,或多或少是因为那部《邓小平时代》。2000 年从哈佛大学退休之后,傅高义花费十年时间,搜集资料,采访知情人,最终完成这部著作。
傅高义和《邓小平时代》。
不过,傅高义身上的中国印记远非一部《邓小平时代》所能概括。从上世纪60 年代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投身中国社会研究开始,到70 年代建言尼克松总统接触中国,再到后来参与中美各个层面的交流,傅高义亲身见证了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
说起来,傅高义与中国结缘,还要从他30岁那年的一次访友经历说起。当时,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傅高义前往哈佛大学访友,当时哈佛东亚研究中心获得一笔基金,想培养研究中国的年轻学者,学成后可以留校任教。东亚研究中心教授向傅高义发出邀请,他就这样走上了中国研究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傅高义”这个中文名字也是他在从事中国研究后给自己起的。
傅高义的英文名是 Ezra Vogel,Vogel是个德国姓,在德语里这个发音很像中国的“fugao”。因为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是 E,取其谐音,又选了“义”字。他曾对记者解释说:“我知道在中文里,‘义’也意味着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这正是我想追求的。”
在哈佛大学里,傅高义被称为“中国先生”,不仅是因为他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更由于他对中国的研究与谙熟。
傅高义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73年,此后,几乎每年他都会来中国一两次。除了身临其境,傅高义对中国的了解还有很多途径,比如哈佛大学有不少中国人,包括中国学生与访问学者,这些人都成为傅高义的交流对象,在与他们的聊天中,傅高义不断地“抵近”中国。
这些年来,傅高义关于中国的研究从未中断。其代表作除了《邓小平时代》外,还包括《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和政治(1949-1968)》和《领先一步:改革开放的广东》等。
进行中国研究的同时,傅高义对于中美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作为“中国先生”,傅高义多次于关键时刻在中美关系问题上发声。
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费正清与傅高义等十几位研究中国的著名学者给尼克松写信称,“现在是跟中国接触的好机会”。不仅如此,傅高义还与费正清等8位学者去华盛顿,找国务卿基辛格谈话,就中国问题提出一些很具体的建议。
除了中国研究,傅高义对于日本的研究也颇为深入。他精通日语,著有《日本的新中产阶级》《日本第一》等著作。
近些年来,尽管傅高义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对于国际问题十分
2019年7月,傅高义联合百名专家学者发表了题为《与中国为敌适得其反》的公开信。公开信中提到,中国的参与对当今国际体系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非常重要。公开信称,站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最有利的方法是恢复美国在一个发展变化的世界中“有效竞争”的能力,并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而不是采取破坏、遏制中国这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此外,傅高义对于新冠疫情等突发性全球危机也十分
美国大选之后,关于中美关系的讨论也成为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环球网】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