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国际残疾人日党建引领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今年以来,济南市残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对标深圳、杭州等全国先进城市,以走在全省前列为目标,加快残疾人脱贫奔康进程,打造了以党建引领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济南样板”。

平阴绿泽画院被中国残联确定为首批“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全国首个面向盲人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APP——智慧之光在济上线;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经验向全国推广……

从为全市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到实现重度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覆盖;从为高中以上学历在读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发放教育资助金,到实现有需求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全覆盖;从为贫困重度听力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防盗防火可视门铃,到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而济南也在用真情实意、真抓实干兑现“决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的庄严承诺——

抓党建创特色

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同样,党的领导也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征,是做好残疾人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今年以来,市残联坚持党建引领强根固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实实在在融入我市残疾人工作中,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曾说:“基层是残疾人工作的根基。”然而长期以来,基层残疾人工作普遍存在组织薄弱、岗位不明、职责不清、服务人员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经过多年探索,历城区残联从党建入手在全省率先“破题”——将基层残疾人工作有机纳入区县、街镇、村居三级基层党组织工作重要内容,将落实残疾人工作作为分内责任,推动残疾人工作纳入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打造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济南品牌”。今年6月,在全市“党建引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这一经验得以在全市复制推广。

发展,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发展,要有涵养植根于心的公仆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有走在前列的底气,有担当作为的正气。如此,才能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把党建工作与干部素质提升有机结合,增强战斗力。今年以来,市残联继续创建“廉洁残联”,建设学习型机关,引领党员干部对标先进、走在前列。迄今已完成党员集中学习教育31次,领导干部讲党课23次,全体党员开展“双报到”15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组织集中学习教育20次,调查研究25次,对确定的32项整改问题,盯住不放,直至问题解决。与此同时,通过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机关干部队伍和“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教育大家以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提升队伍能力。2018年至今,市残联干部持续保持“零违纪”。

——把党建工作与创新发展理念有机结合,增强发展力。今年以来,市残联继续以“创新工作项目化管理”为总抓手,拓展残疾人工作领域,设立21个创新工作项目和27个重点调研课题,内容涉及康复、培训、就业等。如今一系列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在全市推广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肯定,为全市实现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力提效”。

——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增强凝聚力。2019年市残联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40处;建设、规范残疾人托养机构33处;对原有123处镇街康复指导站、937处社区(村)康复站规范提升,并分别新建44处和22处,基本实现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全覆盖;实施“社会组织助残——100行动”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助残潜力,共动员281家社会组织(9个大类217个助残项目)积极开展各种助残服务;宣传残疾人和助残工作先进典型,营造更加优良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建设以“一网通办”为基础的“智慧残联”,实现了残疾人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办理、过程跟踪、结果查询等功能,将各项服务直接送到残疾人群众手中。

凝心聚力持续推动

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对听力残疾人王华(化名)来说,亲朋好友每一次到访如同一次“大考”,往往敲半天门自己却不知道。然而现在好了,新装在户门旁边的智能可视闪光门铃解决了她的大难题。只要按下门外的按钮,屋内的两个闪光提示器就会发出强光,配发的震动手环和震动闹钟也会同时提示。此外,智能可视闪光门铃还具有煤气泄漏报警功能,这让王华倍感温暖。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市残联聚焦残疾人群众堵点,努力变痛点难点为满足感。安装可视门铃就是其中一个即知即改事项。在调研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市残联党员干部了解到,相较于其他残疾类别,听力残疾人享受的惠残政策少,部分听力残疾人希望安装闪光可视门铃。针对这一问题,市残联积极回应立行立改,成立工作专班,在调查摸底、掌握需求的基础上,为全市1227户贫困重度听力残疾人家庭免费安装了防盗防火可视门铃,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

“党建工作应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市残联坚持问题导向,残疾人群众期盼什么,就着力解决什么,针对改善困难残疾人群众生存发展现状问题,市残联提出从“五个全覆盖”入手,以担当作为谱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重度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覆盖。以家庭医生签约为依托,实现重度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覆盖。2019年,全市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114259人,占持证残疾人的69%,为118904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占持证残疾人71.6%。康复救助残疾儿童和精神残疾人分别为2750人、10342人,分别比上年提高89%、63%。为8591人评估适配各类辅助器具12179件(套)。

——贫困重度残疾人实施居家托养服务全覆盖。为全市14160名16周岁以上贫困重度精神、智力和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进一步提高贫困残疾人生活质量。

——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全覆盖。按照每户1500元的标准为尚未改造的50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

——高中以上学历在读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教育资助全覆盖。全市共投入资金1646万元,资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7452人。

——有需求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全覆盖。按照职业技能培训每人300元、实用技术培训每人26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全市共培训残疾人6922人次,实现残疾人新增就业2563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总目标中的第一个“一百年”。12月3日是第28个“国际残疾人日”,济南近50万残疾人与全市人民一起正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共创美好生活。在同奔小康的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