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即“跑路”!金科文化董事长疯狂减持70次!
金科文化(300459)董事长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陷入重大危机。
12月21日晚间,金科文化发布公告称,董事长王健因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减持金科文化股票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受此消息影响,12月22日,金科文化股价开盘大跌11.90%。
金科文化成立于2007年6月12日,于2015年5月1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当时主营业务还是氧系漂白剂,2016年开启并购重组转型之路,如今主营业务为移动互联网文化产业,围绕“会说话的汤姆猫”系列IP运作。
“会说话的汤姆猫”系列IP 是Outfit7在2010年开发的手机游戏,虽然一度火爆,但毕竟已经是10年前的游戏了,降温是必然。
这几年游戏行业的火爆,可谓最好赚钱的行业,但金科文化虽然通过收购拿到知名IP,但后继乏力,股价走势一路下跌,这么多年过去,虽然开创了动画、周边等产品,但依然只有一个“汤姆猫”的IP。
公司业务发展乏力,从2019年开始,董事长王健频繁违规减持,多次减持都是“先斩后奏”。
多次违规减持 挑战监管底线
资料显示,金科文化董事长王健出生于1988年,大学本科学历,工信部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技术资格认证。2016年7月至今任浙江金科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6月至今任浙江金科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健上任即减持,仅仅一年半,连续密集减持已经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
作为公司内部管理人,高管对公司经营有更多信息优势,大额减持往往被认为是“用脚投票”的利空行为。
大股东减持没问题,做好公告就行,但王健在股票解禁后,多次在敏感期内减持,构成内幕交易。
公告显示,王健持有的2.8亿股在2019年6月10日解禁,其在2019年7月18日起就迫不及待开启了减持之路。
一年多时间里减持多达70次,累计套现超过7亿元。其持股比例也从17.72%降至目前的11.89%,由第一大股东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在此期间,王健两次因违规减持收到监管警示函仍不收敛。
2020年2月,深交所对王健下发监管函,指出其在2019年8月15日至8月27日、2019年10月16日至10月21日期间,因强制平仓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金科文化股票,涉及金额合计约5799万元。上述减持行为发生在金科文化2019年半年度报告、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前30日内,构成敏感期交易。
2020年7月,因财报敏感期减持的行为,王健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在2020年2月28日,王健因强制平仓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金科文化股票1124.13万股,占金科文化总股本的比例为0.32%,涉及金额为4823万元,而上述减持行为发生在金科文化2019年业绩快报披露前10日内。
王健上任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17.85%,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到2020年第三季度,王健持有金科文化4.07亿的股票,持股比例已降至11.50%,为第二大股东,其累计质押股份占所持股份比例为92.43%。
除了王健以外,公司高管朱志刚也在大额减持,在2018年6月14日、6月15日,连续减持了1400万股、1150万股金科文化股票,两天的减持操作累计套现金额超过2亿元;在2020年1月至2月,又出现减持操作,累计套现额超过1亿元。
两人的股票质押率都高达90%以上,主要是由于2016年的并购重组采取质押融资导致的,并购也为金科埋下隐患。
杠杆并购 快速扩张
王健可谓年少有为,大学毕业即创业开公司,31岁即当上董事长。然而,王健一上任就频繁减持股票,一年时间减持70次,累计套现7亿元。对于金科文化来说,摊上“跑路”的董事长,无疑是沉重打击。
王健并非金科的创始人,金科文化的前身是浙江金科,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当时公司主营业务是氧系漂白助剂SPC。
2010年,王健大学毕业第二年,就在其父的帮助下创立了杭州哲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杭州哲信)。
2016年5月,浙江金科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方式,耗资29亿元购买杭州哲信100%股权,其中以向杭州哲信原股东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20.30亿元,现金方式支付8.70亿元,当时杭州哲信净资产约为2.5亿元,资产增值率935.59%。这桩并购,在金科文化资产负债表上形成了巨额商誉,至2019年底还有23亿元。
2016年,浙江金科股价位于高点,当时收购完成后,浙江金科更名为金科娱乐,并于2017年启用新的证券简称金科文化。2018年金科文化又完成了对Outfit7公司100%股权的收购,Outfit7即知名IP“汤姆猫”的运营方。
浙江金科上市之初市值为11.97亿元,通过并购,快速实现资产翻倍,2015年9月停牌时市值为49.3亿元,在股价高位时通过增发股份支付交易对价,在收购完成后,金科股价又迎来上涨,大股东吃到甜头后,又在2016年年底,以10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了Outfit7的100%股权,从此变成“会说话的汤姆猫”。
并购是通过股东股权质押融资,通过这种加杠杆的方式来实现转型,为之后的困境埋下伏笔。
业绩变脸 一地鸡毛
当时,浙江金科对外宣称的是在化工材料、移动游戏双主业,实现“双轮驱动”的战略发展目标。
如今,在其浙江金科最新的财务报告上,已经看不到一点关于化工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全部围绕着“会说话的汤姆猫家族”这一IP从事游戏、内容、IP变现业务。当时公司宣称是重大资产重组,如今来看更像是借壳上市。
然而,“说话的汤姆猫”这一IP如今已经走过第10个年头,对于一款手游的生命周期来说,还有多少活力和想象空间?
业绩下滑早已显现。2019年杭州哲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6%,净利润直接跳水,同比下降189%,由2018年盈利3.4亿元到2019年亏损3亿元,于是,在2019年,金科文化确认了当收购杭州哲信形成的23.2亿元巨额商誉减值损失,账面价值为零。
并购当时,金科文化与朱志刚及王健签署的《业绩补偿协议》的约定,朱志刚和王健作为利润补偿义务人,承诺Outfit7在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809.04万欧元、9,286.68万欧元和10,975.80万欧元。
由于朱志刚和王健的股份90%以上都处于质押状态,所以业绩补偿承诺也一直未执行,高额的业绩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金科文化的股价一路下滑,眼看要接近面值,目前看业务上还没有任何起色,股价再跌下去,可能存在退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