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要完成两岸统一!现在就该为“统
两岸局势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台独”势力仍在顽固地抵制统一,但统一的脚步正在走近了,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历史大势。
在这个历史大势面前,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一方面需要更坚决地“反独促统”,另一方面,是不是该为统一后的制度安排做准备了?
1,统一的必然性这一点,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7日下午的记者会上阐述得非常清楚,他说:海峡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有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
字字千钧,是钢铁一般统一意志的表达。
和统: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方式,大陆方面一直在努力推动和统,释放善意,提出方案,但没有获得台湾的积极回应。由于“台独”势力的破坏,和统的希望在变得渺茫。但两岸爱国人士并没有放弃和统的努力。
武统:最近关于“武统”的讨论比较多,这都是因为“台独”势力加紧“谋独”动作,致使 两岸形势急剧紧张的结果。由于“台独”势力的存在,“武统”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毋庸讳言,大陆军方一直在为此做着准备。之所以现在还叫“解放军”,就是因为两岸尚未统一。
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圣职责,我们的能力始终都在、意志坚如磐石。”
以武促统:国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提出用“北平模式”解决台湾问题,以战促和、以武促统,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和台湾文化大学教授邱毅的观点比较一致,邱毅建议,以“武统开始,和统结束”,二者要同时存在,以武促和,是另一种形式的、有压力的和平统一。必要时可以对台湾进行军事封锁。
政经促统:政治和外交上大力推进统战工作,在经济上,和台湾展开经济竞争,拉大和台湾的经济优势,强化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度,增加大陆对台湾的吸引力。
这指的主要是大陆的统一能力。其中,解放军相对台军的优势不断拉大,“武统”的能力正快速增强,对“台独”形成了巨大的威慑。
今天,台湾因为一则消息“坐立不安”。据台媒报道,福建省距离台湾最近的两座军用机场——距台湾170公里的龙田机场,以及距台湾190公里的惠安机场,近期都在大幅翻修扩建。预计建成后,飞机约七分钟即可到达台湾上空。台媒大惊小怪的样子,遭到了大陆网友的嘲笑,有网友说,导弹过去哪里要7分钟?
与此同时,美国在台海的威慑力已逐年降低。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梅惠琳在一次会议上表示,美国在台海的威慑力已降至1950年朝鲜战争以来新低。
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上升,“政经促统”或“以武促统”都因此具备了更强的能力,更多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今年1月13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例行发布会上,展示了“纪念台湾光复七十五周年主题展”一些观众的留言,留言是这么写的:“曾经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如今只争朝夕,两岸早日圆梦。光复七十又五,共襄千秋伟业。恋恋山河无恙,绵绵骨肉情长。”“祖国统一不能一直等下去,我们这一代人要看到统一的那一天,不能把问题留给下一代。”
请注意,“我们这一代人要看到统一的那一天,不能把问题留给下一代!”
2月初,中国台湾网发表了题为“台湾网两岸统一,不能拖给下一代人”的评论文章,文章讲述了吴王钱弘俶“纳土归宋”的故事,由于他的深明大义,让北宋兵不血刃地统一了东南之地,让杭州免遭了南唐一样的屠城之战。
文章写道,吴越国从第一代钱缪封王开始就视中原各朝为正统,告诫子孙“善事中原,保境安民”。到钱弘俶时代,大宋已消灭了多数割据分裂势力,国家一统已经是大势所趋。到了978年4月,宋已经从北西南三面包围了吴越国,背靠茫茫大海,钱弘俶必须作出最后选择。打,亡国屠城,献,保境安民。令人欣慰的是,钱弘俶选择了“纳土归宋”,让吴越属地避免了生灵涂炭,这是一个让历史永远铭记的正确选择。
文章说,看看今天的台湾,多么像当年的吴越国。可悲的是,台湾没有钱王这样恤民爱民仁者,台湾内部政治的争斗,似乎正要把台湾拖上一条血腥的战争之路。当“台独”成为台湾多数人的选择的时候,两岸统一就会成为一场不得不打的血腥战争。
文章最后说,祖国统一,不能急,但更不能留给下一代。
虽然文尾注明,本文是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但台湾网刊发此文的用意,是很明显的。再结合不到一个月前,朱凤莲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释放出来的相同信息,让人们不难得出判断——我们这一代人要实现统一。
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个官方信息释放的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用意,还有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的准备。
1980年代,大陆向台湾当局提出了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对台湾地区做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设置方案,但遭到台湾当局的拒绝。民进党上台后,对两岸政治协商采取了全面抵制的态度,“谋独”动作不断,以至于让两岸统一面临“血腥战争”的地步。现在已经不存在和民进党当局就统一进行政治谈判的任何条件了,这就需要大陆方面就台湾问题做出更全面的战略规划。
2019年8月17日,台湾新党在创党26周年党庆大会上公布“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两岸统一后国号直接称为“中国”、联合国中国代表团纳入台湾代表、维持台湾多党竞争的选举制度、保留但缩小军事编制等八项方案。
当时,有记者问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怎么看新党的方案,马晓光表示,新党成立26年来,一直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我们对此高度赞赏。我们愿与包括新党在内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
说白了,统一不是问题,两岸必将统一。但统一之后,可能面临哪些问题,或者说难题,我们需要考虑得充分一些,现在就应该做些准备了。
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经验和教训看,两岸统一很可能也有一个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台独”分裂分子不会束手待毙,不会随着统一就立即自觉退出台湾社会,一些人可能改头换面,藏在台湾和外部反华势力里应外合,进行破坏活动。为了统一后更彻底地对“台独”分子进行识别清算,现在就应该建立一个“台独”分子清单, 别看现在跳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这项工作做在前面,也是给统一后的台湾地区排雷平坑。
第二,现在就应该做“爱国爱台”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在这方面,香港已经有惨痛的教训。两岸统一后,虽然台湾将实行高度自治,但一定是“爱国爱台者治台”,在统一的制度和法律设置上,要确保这一原则的落实。可以想见,统一后,台湾的治理需要大量“爱国爱台”的各方面人才。一是要“爱国爱台”,二要是真正的人才。现在香港就面临一个“爱国爱港人才”缺乏的困境。台湾的情况只会更严重,因此需要我们提前布局。
第三,现在就要对台湾的社情民意做极致的调查研究,以为将来统一后的政策应对提供真实全面的重要依据。要保证台湾普通民众在统一后的生活,比统一前更好。只有让台湾民众切身感受到国家统一的红利,统一后的台湾才能行稳致远,否则就可能给乱台分子提供机会。
以上是一个关心国是的普通人的个人观点,希望能启动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