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新冠疫苗打不打?张文宏揭开疫苗接种的


你打新冠疫苗了吗?
最近,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接种疫苗的事情。
新冠疫苗可以免费接种了,有的人已经主动报名接种了,有的人怀疑打疫苗的必要性,怕有副作用。
一些人觉得只要继续做好防护就不用打了,也有的人调侃说:如果大家都打了,那自己就可以不用打了。
网上的论调也基本是这样的:


还记得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疫苗,大家就盼望着疫苗能够早日研发出来;
等到国家花大价钱终于研制出了疫苗,大家又在担心产能跟不上、价格太贵打不起;
如今已经实现了大批量生,能让人人都能免费打了,大家又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打了。
其实,这也不奇怪。
按照钟南山的分析,在很多群众心里接种疫苗并不是一件很迫切的事情,这也是因为中国前期疫情控制得太好了。



人民日报转发了张文宏的一段采访,也聊到了大家不愿意打疫苗的心理。
“害怕打疫苗,不是疫苗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
很多东西你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一直非常盼望;
当你可以得到,特别是免费时,你突然又觉得:为什么要给我?”

所以,免费的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我们现在的防疫工作做得好,就可以不用疫苗了吗?
其他人打了,我们自己就可以不用打了吗?

事情绝不是这样的。
截止到3月27日,全国已经累计接种了超过一亿剂次的疫苗。
听起来很多,但按照百分百来说,距离全民免疫还不够。
钟南山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中国目前的接种率只有4%左右,再不抓紧打疫苗会有危险。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接种率是30-40%,最高的以色列甚至已经接近100%。
为了提高疫苗的普及率,专家学者们纷纷站出来呼吁全民打疫苗。
钟南山直言:
觉得没有打的必要,是因为国内环境好,而这一切的大前提是中国对境外输入的管控非常严格。
但中国不能永远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定是要向全世界开放。
到那个时候,其他国家都接种得很好了,中国反而是无免疫的,那是非常危险的。







张文宏医生也指出:
世界将重新打开,我们迫切需要完成接种以应对输入性风险。
中国接种疫苗和防控一样要走在前面,才能赢得这场战争。


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提醒:
疫苗接种率要在70%-80%左右,才能实现有效的群体免疫。
个人打疫苗,为的不仅仅是个体利益,也是为群体负责。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呼吁大家积极接种疫苗。
上市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保障的。
要提高免疫水平,就差大家撸起袖子接种了!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尽快地提高全民接种率,是势在必行的。
没理由全民抗疫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却因为疫苗普及率不够再次遭受疫情的打击。

“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大范围免费接种了!”,这如果是一年半以前的人听到,都会觉得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是谁出来呼吁打疫苗,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会有人阴阳怪气,甚至人身攻击。
钟南山说,就算打了疫苗,去到疫情高发地区还是要做好防护。
于是就有人理解,这是在说疫苗是玄学,打了也是枉然。

张文宏说年轻人打疫苗,是对国家做贡献。
评论区很快就有人开始说:
“本年轻人浑身是病,打不了”
“(张文宏)几乎全是黑色西装媒体聚光灯,穿着白大褂的次数屈指可数!”

高福呼吁大家打疫苗,要提高普及率。
有人就开始攻击他个人在抗疫期间发表论文,不配继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不知道这些人对于钟南山、张文宏、高福等专家在疫情期间做的事情,到底有多少了解。
但这样不讲道理,直接就否认疫苗、否认钟南山张文宏们提议的人,和国外疫情期间不带口罩、怀疑所有权威专家的反智群体,又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我们正在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疫苗对于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几个发达国家订购的疫苗数量已经是他们国家人口的2-3倍了。
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获得疫苗的渠道。
我们不敢打、不屑于打的疫苗,却是欠发达地区所渴求的。

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群体的角度,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已经很清晰了。
只希望不想打的人,就算自己不愿意接种,也没有必要去攻击那些呼吁大家接种疫苗的专家们。
如果看到这里,你准备去接种疫苗了,那可以收藏下面这一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疫苗接种指南。
我们给大家划了几个重点:
1、既往新冠感染者可以在半年后接种1剂疫苗;
2、建议60岁以上人群建议接种;
3、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新冠疫苗;
4、其他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应该大于14天;
5、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6、女性不必仅因为接种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7、哺乳期女性接种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还有一份来自人民日报的关于疫苗的最新问答。
针对一些更具体的情况,给大家做出了接种指导。

抗疫不是某一个人、某一群人的责任。
我们能够走到今天,也是集合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力量获得的。
之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今后也会是。
在看转发,希望有条件打疫苗的,为了自己和家人,也为了所有的“我们”,早日接种疫苗。
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早日恢复以往的繁荣,恢复曾经热闹而自在的生活。
文章来源:木棉说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