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好消息!首款国产7纳米GPGPU芯片亮相,有望打破

虽然在短时间之内,中国依旧没有办法在半导体产业以及芯片产业上解决被西方大型企业垄断技术的问题,但是从最近中国芯片界的消息来看,中国的半导体研究人员依旧在对尖端的“卡脖子”技术进行积极的攻关。而在最近,好消息就传来了,首款国产七纳米级的GPGPU芯片终于亮相,而该芯片的问世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该项技术仅被西方发达的半导体企业垄断的局面。

好消息!首款国产7纳米GPGPU芯片亮相,有望打破

尖端技术获得突破,中国这次也不弱

根据澎湃新闻4月1日的报道,3月31日,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七纳米级GPGPU芯片在上海问世。而这一款被命名为“天数智芯BI”的芯片,其单芯秒算可以进行147万次的FP16计算,其性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与一些同类型的产品相比,中国的这一块芯片用了更小的面积实现了更高效的计算,因此其功耗也是相对比较小的,所以这对于中国芯片界而言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

好消息!首款国产7纳米GPGPU芯片亮相,有望打破

长期以来,优质的GPGPU芯片一直被西方的AMD或者英伟达这样的巨头企业垄断着。而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想要获得这样高性能的芯片只能通过进口的方式获得。由于技术的限制,中国方面如果想要获得一块高性能的GPGPU芯片,我们可能还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是自研无法比拟的,所以从该芯片的市场表现来看,我们足以看出该芯片对于当下的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意义。

好消息!首款国产7纳米GPGPU芯片亮相,有望打破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完成更多突破

就在中国的GPGPU芯片问世之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这款国产芯片的性能指标是不亚于国外的同类型产品的。但是倪光南院士同时也表示,在我们无法再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的情况下,对于“卡脖子”的技术我们必须要尽快补齐。

从院士的一番话中,我们多少还是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就是,虽然我们在芯片以及半导体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依旧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能够生产出较优秀的产品,但是并不能表示我们可以挑战该行业的头部公司,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发展的路还有很长。

而从全局来看,中国在2035年远景规划中更多地强调了中国在未来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人工智能、生物工程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产业,以使得中国能在2035年可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而以上的产业均不能缺少各领域高素质芯片以及半导体技术的参与。所以发展并不是单纯地喊口号,踏踏实实的干实事才是我们必经之路。

好消息!首款国产7纳米GPGPU芯片亮相,有望打破

​认清现实比傲慢重要

我国现目前在芯片生产以及半导体产业上的进步,其实已经不算小了,但是从芯片的良品率以及我国现目前最顶尖技术能达到的制造水平来看,我们与世界其他的芯片巨头厂商依旧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样被“卡脖子”的现实也会继续警示我们,在处理半导体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踏踏实实的脚踏实地。毕竟最可怕的并不是落后,而是傲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