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脸卖了!网上卖了5000多张面部照片,售价
目前,人脸信息可以用于人脸识别支付、安全访问、身份认证等场景,可以说与指纹和身份证的个人信息同等重要。然而,对人脸信息的保护显然是不够的。记者发现,人脸信息在网上公开销售,5000多张人脸包装仅10元。
5000多张面部照片以10元出售
在一个名为转身的应用上,记者迅速弹出了一种名为脸相关算法训练数据集的商品,售价10元,用关键词脸数据集搜索相关信息。根据商品描述,数据集包含了5000多张面部照片,其中许多是表情不同的人的面部照片。
记者通过平台的聊天功能与卖家取得了联系。当被问到卖家是否得到了照片所有者的授权时,卖家说:这肯定不是授权的价格。这样,照片所有者没有授权的照片就会在互联网平台上公开销售。
记者在百度叫快眼发帖栏,还发现一些卖家在兜售面部数据。记者联系了卖家,他告诉记者,高清晰度文件每件收取50美分;另一类商品声称是四要素,除了照片外,还包括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号码,每张4元。记者了解到,这些数据可能被用来申请信贷,甚至注册公司,给泄露信息的用户造成巨大损失。
面向多应用程序的无协议人脸数据信息采集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一些应用仍然存在随意采集面部数据的情况。例如,一个名为脸打分的应用程序和另一个名为带有ID的照片应用程序可以随意收集用户的面部数据信息,没有任何协议。
还有一款名为脸排名的应用在使用条款中:用户在任何时候发布任何内容(包括自拍)产权,用户许可世界各地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免费、长期、不可撤销等等。
专家表示,类似的做法涉嫌严重违法。今年8月,一款火爆网络的软件zao,因为存在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人脸照片上传后不能撤销、默认授权有永久使用权等问题,被工信部约谈。
没有面部识别你就进不去?学者起诉动物园
随着人脸信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提高。在浙江杭州,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郭冰因不愿使用人脸识别而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这也被称为国内消费者起诉企业使用人脸识别的第一案例。
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持有年度门票的人在进入公园前必须通过面部识别认证。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郭冰今年4月在这里输入指纹,以处理这张年卡。然而,到10月17日,郭冰收到动物园的一条信息,称年度卡系统已升级为人脸识别,而原来的指纹识别已被取消。没有注册面部识别的用户在10月17日之后将无法进入公园,他们需要尽快携带他们的年度卡片到动物园来升级他们的业务。动物园解释说,进入公园的方式改变主要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快速进入公园,而且面部识别更有效率。
然而,郭冰认为动物园应该得到消费者的同意,也应该告知消费者使用的目的和风险,让消费者真正知道。郭冰还认为,他的面部特征和其他个人生物特征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容易被滥用,危及个人和财产安全。
他向动物园提议退还年费卡,但双方未能协商,2019年10月28日,郭冰向杭州市阜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杭州市阜阳区人民法院已决定正式受理此案。
迫切需要知道谁有权收集面部信息。
郭兵投诉,向大家提出一个紧迫而明确的问题:谁有权收集我们的面部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说,没有法律规定谁有权收集我们的面部信息。我们希望这个问题能尽快在法律层面得到澄清,以避免企业随意收集用户脸信息的情况,或者如果你不刷脸,你就不会提供服务的霸主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