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侮辱张火丁张云雷被指言语亵渎女艺术家
↑张云雷 图据ICphoto
据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官方微信消息:11月26日,本会官微发布了《关于张云雷用低俗语言亵渎程派艺术家的声明》,得到了主流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但是,至今未收到张云雷本人及相关官方的任何回应,张云雷对“粉丝”群体的偏激言论,也无任何约束。为此,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再次声明如下:
一、本会向主持社会正义、呼吁抵制和整肃某些演艺市场“三俗”现象沉渣泛起的媒体界、戏曲界同仁和社会各界深表敬意,并重申,坚持本会11月26日声明中提出的要求、希望和奉劝。
二、本会认为,艺人张云雷、杨九郎“辱程”事件,绝非仅仅是个别相声艺人和一个京剧流派的形象与名誉之争,本会与相声艺人张云雷、杨九郎以及他们所属艺术机构之间,也无丝毫利益关联和利益纠葛。更深层面的思考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期,包括京剧、相声在内的艺术界,责无旁贷要为国家的发展进步、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注入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不能一面享受着国家改革发展激活文艺市场的红利,一面为赚取票房无视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即便张云雷、杨九郎恶俗“砸挂”的是其他艺术家或普通人,我会也将坚定表明立场,予以批评。
三、本会重申:京剧和相声同属传统民族艺术。我们对马三立、刘宝瑞、侯宝林、郭启儒、郭全宝、马季、唐杰忠等相声界前辈怀有深深的敬意,京剧界包括程派艺术界的很多人都是他们的热心听众。我们对当下相声界有识之士为传承发展优秀相声艺术的不懈努力充满期待。
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舞台表演技艺是其“形”,根基是积淀文化和培育情操。本会时刻牢记,不能沐猴而冠之后数典忘祖。愿以此与传统艺术界同仁共勉。
四、关于对我会“举着道德大旗”的指责。对此,我们欣然接受,并以此为荣。京剧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高台教化”的社会功能,程派艺术创始人程砚秋先生明确提出,“演任何剧都要含有提高人类生活目标的意义”,主张“国家应以戏曲音乐为一般教育手段”。相声艺术家侯宝林以毕生精力,把相声从地摊拉进了殿堂,创作了众多警世、醒世、育人的传世精品。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将继承艺术界前辈的精神,一如既往为推动艺德建设不懈努力并率先垂范。
五、关于“蹭张云雷的热度”。京剧诞生于1790年,程派艺术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两百年京剧、一百年程派艺术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联。当年,程砚秋在京沪津等地演出时举城空巷的盛况,足以让张云雷、杨九郎等艺人望之形惭,程派舞台经典至今仍然拥有无数拥趸者,程派艺术实在不需要蹭任何人的热度。
至于一些年轻观众因为张云雷的学唱才知道程派艺术,说明在京剧等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会将以此作为激励,更加努力工作,不负时代和社会厚望。
六、关于对我会“卸磨杀驴”的指责。京剧是大众艺术,我们欢迎相声等曲艺界演员在演出时学唱京剧,丰富艺术表演形式,欢迎更多的人学习程派艺术,丰富精神生活,并十分乐于为此提供专业支持。但是,我们不能容忍需要时把京剧作为嫁衣打扮自己,不需要时把京剧和京剧艺术家当抹布随意涂抹作践。张云雷在以往的演出中多次学唱程派唱段,我会自媒体也曾关联过相关话题。但是,我们绝不认为,这可以成为我们对张云雷、杨九郎侮辱亵渎程派艺术家置若罔闻的理由。
我会从未请张云雷帮助推广程派艺术。没有“雇驴拉磨”,当然不存在“卸磨杀驴”。
七、我会保留在法律框架内采取其他形式追究相声艺人张云雷、杨九郎“辱程”责任的权利,并将和全社会一道,为纯洁艺术舞台生态不懈努力。
新闻回顾>>相声拿京剧女前辈“调侃”?张云雷又被骂上热搜!11月23日,多位网友发布视频,内容为张云雷、杨九郎,表演的一段相声,还上了微博热搜:
不少网友指出,,二人在台上调侃京剧前辈张火丁、李世济,内容极不尊重。
11月26日,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发布声明,表示对张云雷的行为强烈不满。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称:“我们不欢迎张云雷在今后的演出中学唱京剧程派唱段,因为他的道德水准与程派艺术经典倡导的君子风仪、家国情怀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强烈要求张云雷通过媒体公开向他亵渎的程派艺术家道歉,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11月30日,中国曲协相声艺术委员会发文,对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杨九郎在表演中调侃侮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张火丁表示严厉谴责。“个别相声演员屡屡失德失范,丧失了对相声艺术的基本尊重,也丧失了作为演员最基本的底线。呼吁文化部门加强监管惩戒。”
相声演员张云雷恶意砸挂引发的争议,还在发酵。
近日,针对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杨九郎在表演中调侃侮辱京剧名家李世济、张火丁一事,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发表声明,谴责这种不当行为并要求当事人公开道歉。中国曲协相声艺术委员会也表示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然而,截至发稿,依旧未见涉事人员公开道歉。
相声,是笑的艺术。演员之间彼此砸挂取笑,本是常用的表演形式,但砸挂并非没有底线,逗笑也不是什么话都能说:行内约定俗成的规矩要遵守,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更是不能丢。这次张云雷、杨九郎之所以引发社会公愤和行业谴责,就在于他们的砸挂不仅有违行规,其语言低俗不堪,也是对前辈艺术家的侮辱和冒犯。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演员不专业,也是对所从事行业的不尊重,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公然挑战。
事实上,这并不是张云雷、杨九郎这对相声演员第一次引起众怒。此前他们就因为拿汶川和玉树地震做哏而被大众批评。“口上无德”屡教不改,原因何在?触犯公怒又拒不道歉,是什么让他们有恃无恐?德云社对旗下演员失德失范的行为是否真正尽到了“管教”之责?公众的疑问需要明确答复,受牵连艺术家的名誉需要及时澄清。要知道,明是非、知敬畏、守底线,这是一个普通公民都应有的素养。如果仗着有粉丝支持就理直气壮、死不悔改,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修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现实中,一些曲艺从业者靠包装炒作赚得了人气、流量,可才华没有几斤几两,自己倒先膨胀了起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大量事实证明,规则和法律面前,明星并不高人一等。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反而更应该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给社会尤其是粉丝带来的影响。
相声作为一门长于民间、植根大众的艺术,的确有“俗”的成分。但是这种“俗”,不是没有底线的俗,更不能和低俗、庸俗、恶俗混为一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开放、文明的社会,相声中的“俗”也应该有所扬弃、有所取舍。那些为了流量重拾糟粕的行为,那些出口成脏甚至以“开黄腔”“打擦边球”为乐的做法,正在玷污相声这门表演艺术。风清气正的从业环境,是曲艺创新发展的土壤,一旦浑浊不堪,就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大师,难以产生优质的作品。每一个从业者都要问一问自己,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观众,是否对得起相声这门艺术。
良好的文化演艺生态,需要每一个从业者共同维护,也需要文化管理部门主动作为。一方面要把行业发展的底线亮出来,绝不能对失德失范行为听之任之,对那些劣迹斑斑的从业人员,必须加强监管惩戒;另一方面,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要把演艺行业正确的导向树立起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引导从业者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
崇德尚艺,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一生的功课。在这堂课上,相声演员张云雷、杨九郎的成绩无疑是不及格的。对年轻的他们来说,不及时补课就会面临留级和淘汰。从艺先修德。“躺枪”的艺术家和“吃瓜”的网友都在等,公怒之下,留给张云雷道歉甚至上台表演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
来源:综合自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红星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