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简评
在2018年,中国海南诞生了一个新的国际电影节和奖项——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
一年一度冬雪飘,恰逢今冬又相逢。
在北方雪花那个飘的季节,在海南三亚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再次圆满举行。
并且,在邓超、沈腾、徐峥、于佩尔、蒋雯丽、吴京、黑泽清、阿斯哈·法哈蒂、杜江、丁晟、郭帆、万玛才旦、小陶虹等多位海内外电影人和众多观众见证下,颁发出金椰奖的获奖影片和获奖人。
蔡徐坤、许魏洲等也献上精彩的表演。
那么,第二届海南国际电影节,首次金椰奖的获奖影片都有谁,它们如何呢?
获奖片巡礼最佳编剧奖——梅迪·巴沙卫(《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
本片作为最佳编剧奖的获得者,在于其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和寻找过程,转化为寻人和陈年往事的揭露,继而令戏剧冲突和矛盾集中展示,丰满而完整。
电影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羁绊表现的很不错,是一部难得的戏剧张力和人情温暖充分展现的影片。
而且嵌入很多社会思考和器官移植问题,偏向性的令人想起突尼斯所处的地缘和现状。算是名副其实的最佳编剧奖获得者。
最佳导演——王丽娜(《第一次的离别》)
这一份金椰奖最佳导演奖,对于获奖者来说也有点“最佳新导演”的意思。
因为获奖者王丽娜是一名初出茅庐的长片导演,《第一次的离别》也是她作为导演的第一部长片。
《第一次的离别》由腾讯影业、芒果TV、峨影集团联合出品,还有诗人导演秦晓宇监制,著名主持人汪涵担任总策划,其他电影幕后人员也都是经验丰富的电影人。
所以,王丽娜背后有着成熟的电影团队。而电影聚焦的是新疆沙雅男孩艾萨和他的好朋友凯丽比努尔的生活,他们一起养了一只小羊,面对着父母、友情的变幻不定,他们开始人生的第一次离别。
电影画风真实,颇具民族风情,在虚实之间,构筑起一种丰满的乡情、人情。
该片在柏林、东京等电影节上均有不错的成绩,足见质量不俗,希望可以早日公映,被更多人看到。
最佳男演员——松田龙平(《影里》)、塞米·鲍亚吉拉——(《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
此次在最佳男演员上竟然诞出了双黄蛋,也算是一则惊喜。
日本演员松田龙平和法国演员塞米·鲍亚吉拉都是各自国家的优秀男演员,影帝之名自然是当之无愧。
松田龙平气质独特,曾主演过《编舟记》、《四重奏》等影视作品,拥有相当成熟的日式演技。
塞米·鲍亚吉拉更是曾经凭借《光荣岁月》获得过戛纳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奖,演技精湛,动人心魄,在《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同样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友启史的《影里》讲述男人之间的感情,而后者《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是父子亲情。
最佳女演员——索朗旺姆(《气球》)
这是又一个落在中国电影人头上的奖项,最佳女演员是索朗旺姆,一位来自西藏话剧团的女演员。对了,她还和杜江是同学哦。
她曾和万玛才旦合作《撞死了一只羊》,和张杨导演合作《皮绳上的魂》,是一名颇具民族特色又有专业演技的女演员。
这次在《气球》里,索朗旺姆扮演一个妻子,她家因一只普通的避孕套卷入了一系列尴尬、难以抉择的事件里面去。
宁静生活被打破的同时,他们家面临生子、婚恋、家变等诸多现实问题。最终引向灵魂与现实的紧张关系。
索朗旺姆的表演克制而自然,她演绎是就是藏区女性的某一方面的真相。
最佳影片——《气球》(万玛才旦导演)
和最佳女主角主演的《气球》是同一部影片,你没看错。
万玛才旦不愧为文学作家出身的导演,拍起电影来,也相当的有特色,有灵魂。在华语电影里,万玛才旦的电影属于少数派,但他的电影大大丰富了华语电影图谱。
从2005年,万玛才旦凭借第一部剧情长片《静静的嘛呢石》,蜚声海内外电影圈。
这次的《气球》同样是万玛才旦关注的藏区、藏民以及现代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的冲击。拥有超现实的意味和诗意的注脚。
结语虽然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刚刚第二届,金椰奖也有这样那样的准备不足之处。金椰奖也是首次设立。
但闭幕式的获奖影片和电影人名单证明它是尊重电影,尊重创作,且颇具国际视野的。
80多个国家和地区,1495部影片参加金椰奖10大奖项的角逐,200多部国际影片参加展映。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年轻的电影节来说,是不错的。
此次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除了万玛才旦这样的作者导演,文艺片大导演,徐峥、陈思诚、吴京、郭帆、邓超等商业片大导演悉数出席。
足见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号召力和关注度,未来,金椰奖会有机会成为东方的“金棕榈”吗?
我想,不必攀比,做好自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