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净利润不到研发投入60%,还需发18万人工资,为什


2018年华为财务报告显示,研发费用支出1015亿元,同比增长13.2%,净利润593亿元,同比增长25.1%,工资、薪酬以及其他福利费用总计1124亿元。其中,净利润总额是研发投入的58%,两者差值达到422亿。

净利润不及研发投入,还有维持18万员工1000亿以上的工资,华为什么要坚持高研发费用?又当如何维持?一起和小麦看一看吧。

捏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新产品研发不成功,你们可以换工作,我只能从这里跳下去!"1993年,49岁的任正非站在深圳南油深意工业大厦的窗口,对着研发工程师如此说道。

同年,仅隔100公里的广州,地铁1号线开建,由于当时国内不能生产地铁设备,所有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每公里造价人民币8亿元,这是九十年代的8亿元!造价高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售后服务时还得看外国企业的眼色。

一面是各地兴建高铁的热情,一面是外国公司高昂的报价,1995年国家决心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工作。

2002年,广州地铁2号线开通,这是第一个国产化城市轨道交通示范工程。与一身国外设备的广州地铁一号线相比,工程造价下降50%,车辆价格下降3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会挨打。不想被人卡住咽喉,最好的路子就是自主研发,捏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没有研发高投入,就没有市场地位

从2012年到2018年,华为净利润连续6年低于研发投入,但华为始终坚持研发高投入,2016年研发投入金额更是达到了净利润的2倍。

2019年初,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对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家公司在2017-2018年度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了汇总。

全球研发投资排名第一的是三星,第二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是德国大众,第四是微软,唯一上榜前10的中国公司是华为,排第五。

华为的研发投入是113.34亿欧元,超越了排名第6的英特尔和排名第7的苹果,不仅是前10中唯一的中国企业,更是前50名中唯一的中国企业,其研发总投入甚至超过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之和。

衡量研发投入的效果,专利技术是个直观的指标。截止2018年的12月底,华为拥有87805项专利,其中在5G网络方面获得的技术专利高达1970件,占比5G网络专利总数的21%。

近日,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了5G标准技术贡献排名。这份排名代表对于5G技术哪些企业出的力最多,贡献最大。在这份榜单中,华为高居第一。

抢5G市场就是抢未来,在美国的阻力面前,华为已在全球市场签约65个5g商用订单,自主研发的5g基站出货量超过40万台,这些成绩源自领先的技术,而技术的背后就是高研发投入。

如果说互联网扩展宽度,那么技术就是挖掘深度,没有高研发投入又谈何技术。

研发超过净利润,并不代表亏损

回到最初的问题,净利润不及高研发投入,同样不及员工薪酬福利支出,又当如何维持18万员工的工资支出?

从财务角度来讲,净利润不等于营业收入,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也不代表亏本。

举个例子,甲公司是软件企业,新项目购置设备花费了20万块,聘请研发员工花费15万块,最终软件销售卖了45万,最终的净利润就是10万元。聘请研发员工的资金其实就是研发投入,这一数值也确实比利润高,但是甲公司依然是赚钱的。

根据最新数据,华为目前的员工人数是18.8万人,其中的研发人员是8万人,而华为2018年的工资、薪酬以及其他福利费用总计为1124亿元。不过需要注意研发投入与工资存在重合。

研发投入包括了研发人员的薪酬支出,而华为的研发人员有8万。也就是说,这8万人的薪酬支出都是研发支出,而这部分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为45%,相当于员工工资支出中至少有45%和研发支出是重叠的,由于研发人员的工资相对更高,所以事实这个比例会更高。因此高研发投入并不影响18万员工的工资支出。

看完文章,你觉得华为坚持高研发比例对吗?华为能代表中国企业的研发吗?欢迎在评论区里和小麦聊聊,记得要关注小麦理财~每天科普给你财经,从此理财达人就是你!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