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伊朗总统:欧洲选择错误道路将面临失败

【今日聚焦】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5日宣布俄罗斯政府全体辞职。


15日,在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宣布俄政府全体辞职当天,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金融大学社会政治系主任亚历山大·沙基洛夫教授指出,俄罗斯政府辞职与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的要建立新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关。

沙基洛夫指出,政府辞职在俄罗斯国内政治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从普京国情咨文传递的信息来看,这是合乎逻辑的。政府辞职说明普京打算从现在起就推动这一进程,而不是将其搁置。


1、中美两国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向部分中方媒体通报了协议签署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鹤表示,作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和在国际事务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从大局出发,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

从经济上看,这份协议有助于缓和当前贸易摩擦紧张局面,消除市场不确定性,是一份能够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创造机遇、促进繁荣的协议。从政治上看,协议的达成有利于维护中美整体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因如此,中美达成协议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受到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金融市场的普遍欢迎,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正能量。


2、英国、法国、德国三国14日发布联合声明表示,鉴于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的部分内容,英法德三国选择触发伊核协议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对此,伊朗总统鲁哈尼15日回应称,如果欧洲采取错误的措施,将会面临失败。

鲁哈尼还表示,在减少履行伊核协议的过程中,伊朗所采取的措施首先是可逆的,其次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进行的,所以,所谓的伊朗在寻求核武器是无稽之谈。


3、15日,就美方施压英国勿用华为一事,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的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希望英方能够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独立自主地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抉择。

他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别国的5G网络建设指手画脚,赤裸裸地强拉、甚至威胁其他国家要采取与美一致的立场。这种经济霸凌行径是对美方自己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公然否定,严重损害了美国自身的信誉和形象,也将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


4、针对蔡英文日前接受英国BBC访问涉及两岸关系的谈话,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妄图挑战这铁一般的事实,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落得身败名裂。

他说,我们警告民进党当局领导人,不要自我膨胀,误判形势,进一步制造台海紧张动荡,把台湾带向危险的境地。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5、美国最大制造业出口商波音公司的危机,会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研究表明,737 MAX的停产可能会使美国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少0.5%。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此前也发表了类似观点。

对此,特朗普表示,波音停产可能会将美国GDP削减0.5%,他敦促波音新任CEO卡尔霍恩(David Calhoun)说道:“能快点把它(危机)处理好吗?”


6、就在“师娘优美”风波未平之时,又一起学术期刊发表不当文章的事件引起了舆论的热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并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


《中青评论》认为,学术期刊的公信力理应得到保护,这既是学术圈自身的要求,也是圈外民众的真切想法。但愿在圈内自觉意识与外界舆论监督加强的情况下,类似的荒唐事件不再发生。捍卫学术的严肃性与真实性,净化圈内风气,禁绝违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学术科研事业的进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