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执政20周年俄政府辞职“倒逼”修宪,要再给
当地时间1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于莫斯科马涅什国家展览中心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从担忧人口减少到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再到呼吁核大国确保全球安全,普京用洋洋洒洒70分钟的时间详尽总结了2019年的俄罗斯及其对2020年的俄罗斯的展望。
但与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比起来,这些东西显然统统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就在普京的国情咨文刚刚发表完毕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就宣布俄政府全体辞职。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称,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到的关于宪法修订等内容,一旦获得通过将对权力平衡和行政、立法、司法领域都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梅德韦杰夫认为“联邦政府应该给总统作出一切必要决定的机会”,所以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17条,俄罗斯联邦现任政府应该辞职。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内阁总辞”这个名称一般都是与日本这个国家联系在一起,毕竟在日本颇为奇葩的政治体制中,“内阁总辞”要么是下克上的宝具,要么就是首相反抗议会的压箱底招数,久而久之,这个词汇在中文语境中也就变成了一个不那么好听的负面词汇。尤其当这样一个词汇与梅德韦杰夫这位普京的忠诚战友联系到一起时,一时间竟然让人从中读出了一丝“造反”的味道。
梅德韦杰夫与普京
但如果有熟悉事情原委的人就知道,要说梅德韦杰夫这是在造普京的反,那是非常缺乏动机的。
因为梅德韦杰夫提到的普京要修改宪法一事,在国情咨文中普京原话是这么说的:“目前是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10条和112条,总统只有在获得杜马(议会)的允许之下,才能够任命政府总理,然后才能够任命所有的副总理和部长。我建议对这个工作流程进行修改,不仅是要与杜马协商这些决策,而是必须要经过国家杜马的批准,才能够任命所有的副总理和部长。”
简单来说,普京的修宪建议是要让议会也参与到对整个政府内阁的任命权操作中,而这事实上是增大了总理和内阁成员的权力,梅德韦杰夫毫无反对这一建议的理由。
普京国情咨文现场
在梅德韦杰夫发表这一“惊天言论”后,普京十分淡定的立刻接受了内阁们的辞呈,要求政府部长们在新一届政府成立前担任好看守政府的职责,同时对外放话称有意新设一个 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的职位让梅德韦杰夫来坐。
而联邦安全会议是俄罗斯安全决策最高咨询机构,普京亲自担任主席,下设的常务成员包括联邦安全局局长、对外情报局局长、国防部长等一干俄罗斯实权人物,以副秘书的名义让梅德韦杰夫来当这个会议事实上的二把手,这妥妥的就是明降暗升嘛。
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来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为什么要在开年头一个月就来这么一出吓死人的双簧表演?这其实反映的是普京一个非常急迫的愿望——为应对俄罗斯越来越糟糕的社会经济状况,普京必须尽快对整个俄罗斯政府机关进行一次彻底的重大改革。
调侃俄罗斯经济的漫画
从2014年乌克兰危机开始,无论是在东乌、克里米亚、叙利亚还是土耳其,俄罗斯在普京的带领下都打出了一系列非常漂亮的政治仗,极大巩固和提高了俄罗斯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但受到由此而来的西方制裁以及油气等大宗能源产品价格增幅乏力、全球经济低迷等客观因素影响, 同一时间的俄罗斯经济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2014年,俄罗斯GDP增幅仅有0.7%,到2015年干脆跌到了-2.31%,而眼下刚刚结束的2019年,哪怕是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也只敢预测为1.3%,凄惨程度甚至直逼欧洲那一票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而如此凄惨的经济状况甚至都已经开始影响俄罗斯军队的战斗力:截止2019年,俄罗斯军费开支已经是连续第四年下降,仅为430亿美元,位于全球第八,甚至已经跟“专守防卫”的日本防卫省一个水准。
所以不管普京是不是真如西方媒体描绘的那样“根本不在乎本国老百姓的死活”,到了连军费开支都难保的时候,任何国家的领导人也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解决吃饭这个大难题了。
满面愁容的普京
事实上,从经济寡头到民间舆论再到反对派,普京在俄罗斯的“修宪改革”阻力不小,于是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动用这种夸张的手段,在客观上造成“不得不修宪”的局面。
而在梅德韦杰夫“交权”后,普京先是要求全体成员“在新政府成立之前做好本部门的工作”,之后任命提议税务局局长米舒斯金出任新政府总理一职。他还“建议”修改宪法,建立“俄联邦安全委员”,并由总统出任委员会主席。
按照普京的设计,这个安全委员会将是一个强大的咨询机构,主要负责为总统提供有关国家安全事务的建议。而“总统必须与联邦安全委员会协商后,经其批准,才能任命强力部门和检察院等领导人”。
这个机构把控国家安全和人事任命两大权力,明眼人都能看出其堪称凌驾于政府之上的“太上皇”。现在普京以总统身份出任主席,到2024年,即使普京按照现行宪法结束总统任期,只要他还出任委员会主席,就可以继续担任俄罗斯的“一把手”。
问题在于,现在的俄罗斯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时间——还会给这位68岁的老硬汉搞改革的机会么?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