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自嘲“书呆子”的马化腾,温和表象背后的管理

1998年,马化腾和同学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列有限公司”,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成为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

21年后的今天,腾讯不仅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商业帝国,更成为当代中国人无法割舍的一种生活方式。

被外界亲切地称为“小马哥”的马化腾,从程序员到创业者,再到投资者和管理者,经历过官司缠身,亦体验过柳暗花明,已然是当今互联网世界的代表人物。

温和、为人低调,但却是当之无愧的明星。马化腾作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腾讯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

表象背后,是他具有核爆般力量的管理小宇宙。重视分享、知人善任、有收有放,如此才缔结出亚洲市值最大的腾讯公司。

1 传统文化衍生出的管理思维:重视分享的力量

几乎每年新年,腾讯都会因为发红包而登上热搜。大年初八的腾讯总部大楼前,数百人排好队伍等待马化腾和多位腾讯高管派送的红包。狗年时公司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旺”字型的排队走线,象征企业兴旺发达。

其实这个传统从1999年世纪末的那个新春就早已开始。Pony马化腾总会依照传统习俗,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站在办公室的门口,给每个员工发红包,并且送上一句“新年快乐”。

早上逗利是,下午品春茗,这种传统让腾讯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情。很多人重视的不是红包里钱的数额,而是想亲耳听到马化腾的一句新年祝福。腾讯员工曾分享说“从安徽芜湖老家回来深圳,三点下的飞机,把行李丢在飞亚达,就赶到腾大排队。2017年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我想讨个开工利是,图个吉利。”

派发红包的行为很容易模仿,不容易形成的是行为背后、马化腾对于团队的重视。他和管理层始终推崇一起创造、共同分享的精神,这也是腾讯最基础的团队文化。马化腾坚信:一家公司成功的关键是团队的合作,团队合作有赖于好的文化,而文化的核心由上层建筑决定。

谈到微信红包时,他曾公开表示:红包其实是一个带着钱的表情包,是一种文化的沟通,所以不能单纯从钱的角度考虑。广东人称其为“利是”,更看重的是金额背后的寓意,即人缘、社交反馈、一种分享和祝福的理念。

“分享”不仅体现在开工红包上,同样体现在对员工的长期回馈上。2016年马化腾为感谢员工18年来的努力付出,送给每个员工300股腾讯股票。按照当天200港元的股价计算,腾讯每位员工可以获得6万港元。15亿人民币,用作了员工福利。

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真正成功的只有那些做好了本地化的理论。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中生发,研究出能够适应这个人情社会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凝聚团队的力量。

马化腾用定期分享把上下级关系变得更具有暖性,让“我”跟“你”,真正变成了“我们”。

2 灵活多变的用人策略:知人善任

马化腾曾经是典型的程序员青年,根本没有预想到自己会开公司。到了创业第一步,他立刻想到找一些可以弥补自己缺陷的合作伙伴。

“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可以组建团队,对行政、法律和政府接待都有经验。”就这样凭借对所用之人的了解,马化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战队。

公司规模扩大之后,马化腾同样保持着对人的观察和敏感,也在致力于将高管都打造成知人善用的管理者。

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在2000年离开华为加入腾讯时,只想做一名核心程序员,并三次提出申请辞去管理职务。但高管张志东看好其领导潜力,一心将其往管理者方向培养。如今任宇昕统领着腾讯业务的大半个江山,也证明了当年做出的正确判断。

从高盛亚洲挖来的刘炽平,现任腾讯公司执行董事,对于马化腾来说更是左膀右臂般的存在。

高盛操作腾讯上市项目时,马化腾对这位倍感欣赏的人才抛出橄榄枝,并且结合刘炽平目光长远的特质,给出了腾讯首席战略投资官的岗位。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腾讯公司在线生活战略全面展开,逐步完成了面向即时通讯、网络游戏、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的全业务布局。

美国百事可乐公司前总裁唐纳德·简道尔曾经说:“企业要尊重人、培养人、锻炼人,各尽所能,人适其位,把适当的人选配到最适合的位置上去。”

日本著名的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同样强调:“—个人的才干再高,也是有限的,且往往是长于某一方面的偏才。而将众才为我所用,将许多偏才融合为—体,就能组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发挥出无限巨大的力量。”

马化腾自己没有开发出微信,但他用对了张小龙,就足以支撑他的商业帝国。善于集合众智,才能无往不利。

3 拒绝“一言堂”:有收有放的沟通技巧

马化腾在调解员工矛盾的方法上有点像个“神棍”,或者说,他很会操控人的心理。

团队人才聚集,往往众说纷纭。公司发展不好的阶段矛盾更多,这时候就很考验管理者的才能:管多了像独裁,管少了效率低

被问及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接受采访的马化腾自信地说:“说服人我觉得我还有一套,我主要听你讲,然后我引导大家,让他觉得主意是他出的。”

最初马化腾在会议上提出要做腾讯网,大家一致反对。腾讯公司的公关部负责人宋笑言回忆当时马化腾的处理方式:他偷偷找到下面的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先做一个php版本出来,然后他再拿着这个php的版本,挨个找人讨论,花了很长时间说服大家才通过的。

“如果有分歧就谈,以理服人。如果这个决策只是因你的个性、性格决定的,人家首先就要怀疑你的能力了。”

马化腾的沟通技巧有点润物细无声,让人不知不觉就接受了领导者的想法,还以为是自己的想法,这一招可谓很绝。

曾经在创业初期自嘲是“书呆子”的马化腾,居然在沟通和说服的技巧上有如此高的段位。

他现场还原了一下劝导过程:“我的风格不是强势的,也不是一言堂,反正是互相商量。你可以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不是这样更好?他说‘也对’,很快就自己开始往下推了。那么,‘对,好,这个方向你来做’。”

让不同的声音发出来,再往一个总路线上引导。既有各抒己见的民主,也有关键时候拍板的集中。没有觥筹交错、长袖善舞的领袖气质,同样可以有收有放、做好沟通。

4 结语

腾讯公司从诞生到成长,经历过数十场的自卫战和反击战。昔日的“丑小鸭”如今羽化成“白天鹅”,离不开创造者马化腾所经历过的无数个作息不规律的日夜。

他很少主动做杂志的封面人物,不喜欢接受采访。人们常常发问,这个低调到经常不出席大会的领导者,究竟是如何打理好腾讯这样一个体量庞大的帝国。

可能曾经在腾讯工作过的人会给出这样一个回答: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把最简单的管理理念落实到细枝末节,就是最大的成功。

期待马化腾的小宇宙,爆发出更加具有影响力的能量,继续改变一代人的生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