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俄航空工业剧变 米格苏霍伊合体 两者强强联手能


俄罗斯航空工业迎来剧变,米格苏霍伊正式迎来合体!2月7日,俄罗斯公开宣称,俄罗斯国内最著名的两大战斗机设计制造厂商,米格和苏霍伊航空公司将并入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进行整合,未来,米高扬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将在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的架构下共同设计研制、生产销售俄制战斗机。

追溯历史,米高扬设计局研制制造的米格战机和苏霍伊设计局制造的苏系列战机,分别代表了苏俄航空发展史上两个最重要的时代。即便如今两大设计局在战机的设计研制以及技术创新上,已经被美国乃至于中国远远落下。但是,每当说起米高扬和苏霍伊,半岛上空的米格走廊、不锈钢3马赫截击机、冷战后的侧卫系列、支点系列等等这两大设计局的成就,仍可谓是回忆满满,令人印象深刻。

浅析两大设计局的合并原因,就不得不谈谈两大航空公司的发展史。米高扬和苏霍伊设计局崛起于喷气机时代,米高扬设计制造的米格系列战机贯穿整个冷战时代,以米格-15、米格21为代表的简单暴力实用的设计获得世界许多国家的订单和仿制,其设计也伴随着米格-29在巴黎航展上惊艳表现登上历史巅峰,让米高扬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设计局之一。

苏霍伊设计局在冷战时期虽然没有米高扬设计局出名,但是凭借着设计研制苏-7、苏-17、苏-24等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积累下的丰富经验,苏霍伊设计局于1977年5月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性时刻,苏-27重型战斗机首飞!随后,在后冷战时代,伴随着重型战斗机的异军突起,苏霍伊设计局先后推出苏30、苏34、苏35和苏-57,一跃成为俄罗斯现代空军最为依仗的战机设计制造研制公司。

两大设计局都可谓有着极为光辉的成就,理论上,两大设计局似乎没有合并的必要。然而事实上,米高扬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在最近几年,其实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以至于两大设计局最终不得不向现实妥协,选择合并。

首先就是米高扬,米高扬设计局虽然冷战历史辉煌无比,但是,自从苏俄解体,米高扬设计局失去曾经苏俄空军这个大客户后,米高扬设计局就失去了研制涉足新型战机的动力和资金,最后的努力米格1.44因为资金问题无功而返,米格-35也只是更现代的米格29,军方订单和对外销售的前景都不乐观。有鉴于此,对于长期亏损的米格公司,与其他实力较强的航空公司合并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

与之相对的,苏霍伊设计局的问题则复杂的多。苏霍伊设计局得益于后冷战时代各国空军对重型战斗机的青睐,该设计局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其无论是内部订单还是对外军售都远超米格公司,苏霍伊设计局也得以借此研制苏-35,完善苏-30,推进苏-57的设计工作。然而,苏-57由于种种技术原因,项目进展一直都不顺利,首架量产型苏-57还未交付就在试飞中坠毁,同时,来自军方和国外的大批订单也让整个公司分身乏术,吸纳接受其他设计局的资源和技术显然是必要的。

因此,出于各自的需求,两大设计局才选择强强联手在 撮合下正式合并。未来,可以预见,拥有更多资金的米高扬设计局和更多人力资源的苏霍伊必然可以在新的框架下,推进米格35和苏-57量产和完善的同时,共同研发俄罗斯第六代战机和无人作战飞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