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日记|我们从没放弃救治任何人,哪怕只有
【编者按】
2020年春节,寒风凛冽,病毒肆虐。
万家灯火团圆之际,有一群人他们“逆行”向前,放弃假期,放下家庭,坚守在临床第一线。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早日战胜疫情,守卫人民健康。
从1月26日起,澎湃新闻浦江头条栏目推出《医护日记》,记录那些在临床一线为人民健康而战的医护人员。
2月11日,支援湖北第18天,武汉阴天。
清早,我从小组群里得知一个坏消息:我们的18床和19床病人先后离世了。这让我好不容易平复的心情,一下子陷入沮丧中。
18床是位有基础疾病的89岁老先生,曾多次联系过他家属,告知预后不太好,家属表示愿意放弃对老先生的抢救。但是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没有放弃,哪怕只有一丝丝生机,我们也在竭尽所能,用高流量氧、无创呼吸机等多种救治措施,虽然最后他还是因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而离世。
生与死之间的一步之遥再次令我抱憾(难受了一天),虽然我们从没放弃救治任何人。
从朋友圈看到武汉机场的评论:一些医护人员在倾诉机场的办事不力,而机场工作人员在陈述工作有多辛苦。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我们医疗队大年初一凌晨2点到达武汉机场的时候,武汉机场只有我们一架飞机。三辆大巴先把我们接到酒店休息,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的行李才到达酒店。行李不在身边,我们也担心过是否会丢失或者被人领走,这里面毕竟带着我们的防护物资和救命医疗物资。但是,最后我们的行李一件不少。机场工作人员很辛苦,凌晨三四点帮我们把行李全部搬下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需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
今天夜班,我需要在白天多睡会儿,补充体力。睡醒后的我无所事事,不想看书,也不想刷微信,不想让自己的心情再起起落落。
从酒店看到不远处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本文图片均为 查医生供图
自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以来,我就跟居委会大妈一样,严防死守这里的每一个陌生人员,有空就会盯着不远处的方舱医院,观察那边的动静。
方舱医院距离我们居住的酒店很近。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后面,两道黄色的隔离栏隔出了一个区域。清早开始就能看到穿着自己服装的人员在区域里散步。
6点准时接班,今天值夜班的是三位女性,我是其中之一。我们重症病房,20多名医生里只有4位女性。今天是第一次3位女性同时值班,我们的压力也很大。两名是呼吸科的,另一名则是中医。中医出身的周医生最紧张,我最坦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我们三个人在办公室门口合影一张,留作纪念,发个朋友圈——三名女将值班!给关心我们的人报个平安。
盼今夜无殊。
隔离病房里值班的“战友”。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