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特斯拉交付国产特斯拉交付,自主品牌该怎
在2019年的最后两天,国产特斯拉Model 3终于完成了年初立的flag——在年底实现交付。尽管交付的规模小只有15台,且交付的对象也只是公司的内部员工,但背后的意义却非比寻常。
原因无他,一方面,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式动工的时间为2019年1月上旬,换而言之,特斯拉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从工厂建设到量产交付,这个在以往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让老马这位外国友人,彻底感受了一下我们的“中国速度”。
最关键,“中国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斯拉的财务压力。根据数据统计,特斯拉中国工厂从11月份正式生产后,在那一个月的时间,特斯拉股票从历史新低上升到了历史新高,总市值已达到775.74亿美元。
另一方面,国产特斯拉的正式交付,也意味着国内新能源品牌又即将迎来一场硬仗。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地位,不用我多说,无论技术营销,抑或知名度,那是绝对的标杆品牌。相较之下,自主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了政策补贴后的价格优势。
但12月工信部公布了今年最新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及《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国产特斯拉Model 3亦在名单之列。
也就是说,国产特斯拉也可以同其他自主新能源车型一般,享受政府补贴,以及免车辆购置税的优惠,如此一来,自主新能源车型所依赖的优势则将进一步被削减。
更关键,随着特斯拉规模化不断扩大,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未来必将会同BBA价格下沉一般,形成一种“降维打击”,去挤压同一价格区间,乃至更低一级新能源品牌的生存空间。
毕竟没有了强大的价格优势之后,即便是比亚迪这样的中国电动车巨头,在特斯拉如此强大的品牌效应面前,也很有可能折戟。再加上,BBA、保时捷,丰田、本田等传统品牌进军新能源后,自主新能源车型的路只会越来越不好走。
但凡事不可能都是绝对的,特斯拉也有很多做的不如自主品牌的地方,比如做工质量,售后服务,以及销售渠道等,这些也是影响汽车销量很关键的因素,所以如果自主新能源车型在之后能够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打败特斯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