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上海银行回应举报265亿?申鑫老板实名举报,上

摘要:上海银行再次澄清:向宝能集团授信不违规

撰文|蜜姐&编辑|楚琦


刚刚过去的周末,一个房企们和银行间的大瓜,着实让吃瓜群众们惊掉了下巴。


1月10日,上海衡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衡源)法定代表人徐国良,在网上公开实名举报。


他发布的文章,标题让人想到了之前很火的一部电视剧。


这封公开信,堪称"精彩绝伦",估计编剧们看了都能获得不少灵感。今天,我们也来梳理下涉及的三方:上海衡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银行、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能集团")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徐国良的公开信向上海银行副行长黄某共提出了11个大问题,其中还包含多个小问题。总结起来,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第1, 徐国良认为黄某主导了上海银行向宝能集团违规放贷265亿;


第2, "宝能集团对百联中环、徐汇滨江项目的所谓并购,完全就是金融骗局,意在借该项目做平台套取上海银行贷款,以弥补宝能集团的资金窟窿。"


其他细节甚至还包括黄某酒后说某某金融机构高管的桃色新闻等。


徐的做法之所以让人吃惊,是因为通常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公开信来举报或维权的,通常都是被逼急了普通人,甚至弱势群体。


徐国良显然不是这两类人。


徐国良是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幕后老板,企查查显示,他有24家关联企业,其中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有12家,对外投资有12家企业,在20家企业任职。

图片来源|企查查

这24家企业涉及采矿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等。


存续的企业有11家,5千万以上注册资本的关联企业有7家。


这样一位有头有脸的老板,竟然选择了公开信来"维权",可能是有委屈别无他法,也可能是无力回天铤而走险……


恐怕徐国良的核心诉求还在第二点上,他认为宝能集团对其公司旗下的百联中环、徐汇滨江项目的并购存在问题。期待能"拿回来"。


据企查查显示,目前,徐国良本身也是官司缠身。


其中,徐国良在上海衡源贵金属有限公司、上海衡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上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嘉兴东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公司股权均遭到了冻结。


02


徐对上海银行的"举报",已经不单是某个副行长的问题了,毕竟按照他的说法可是涉及两百多亿元的违规贷款及套现。


上海银行在1月10日当天就做出了回应,发布了《严正声明》。

上海银行声明,徐某涉及该行及高管的说辞是"失实言论",并且已经第一时间报警。后续也会依法配合公安机关查证事实、还原真相!


而至于徐某为何要采取如此做法,上海银行在声明中也指出,这都是因为徐某及其实际控制的多家企业,因严重拖欠巨额债务被上海银行及其他债权人已发诉至多家法院,徐某已深陷债务危机及严重失信局面。


上海银行认为徐某的做法是为了"掩盖真相、混淆视听,谋取不法权益"。


但显然,上海银行的这份声明并未如愿平息舆论。毕竟徐某的公开信可是说得"有鼻子有眼儿"。不仅有细节,甚至有些场景还有画面感。


1月13日,上海银行又发布了澄清公告,针对徐某指责该行及高管的违规放贷进行说明。


在这份声明当中,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上海银行的澄清声明包含5个大点:


1. 该行向宝能集团的授信和贷款均合法合规。


2. 针对徐某说上海银行给宝能集团的贷款金额和"利率极低"进行了澄清:目前宝能集团的用信余额为78.64亿元,贷款利率5%,"高于同期本公司房地产贷款利率最低定价"。


3. 不存在贷款资金被额外套取的情况。"本公司自 2012 年与宝能集团建立信贷关系,除承接衡源企业项目公司相关贷款外,对宝能集团发放的其他贷款余额为 135.4 亿元,平均利率为 5.99%,与本公司同期发放的房地产贷款利率水平相当;依据审慎评估原则,抵质押率不超过 70%。"


4. 指出徐某的"衡源企业及相关公司在本公司的贷款全部出现逾期",上海银行已依法起诉并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已将其 40.44 亿元贷款全部纳入不良并足额计提拨备。


5. 上海银行用数据说明自身的财务不存在问题。


03


上海银行今日(1月13日)发布的澄清公告,让徐某的行为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深陷危机的老板最后的"歪招"。


不过,在相关部门公布调查结果之前,担忧似乎并不容易消除。1月13日,上海银行的股价出现了下跌。

有意思的是,这件事情的第三方宝能集团却颇为低调。


徐某公开信中提到想要回来的百联中环、徐汇滨江项目,是魔都有名的烂尾楼,已多次易主。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14年,徐某的上海衡源以89.1亿元从百联集团接手百联中环项目,彼时,上海衡源找到上海银行作为资金方支持。


然而,上海衡源信心满满拿下这个魔都知名烂尾楼,并未能点石成金。2018年底,上海普陀规土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及该项目已由深圳宝能接手。也被媒体认为是宝能地产系进入上海的首个项目。


宝能集团一直颇有些神秘色彩。据其官网介绍,产业布局涉及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综合开发、民生服务。


综合开发这块,宝能官网称是聚焦科技园区、城市综合体和国际商务区三大产品线,形成"开发、经营、管理"于一体的集约运营模式,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100强"。


所以宝能集团会拿下百联中环的项目也属正常业务范围。至于并购的过程及结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


近期,宝能多次出现在新闻媒体中,跟造车有关。


比如,2019年底,长安汽车以16.3亿元,将所持有的长安PSA5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宝能集团旗下的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


不过宝能集团的造车却被质疑是在"拿地"。


据新京报的报道,2017年至今,宝能集团借观致汽车的名义,先后在广州、杭州、昆明"布局造车基地",占地分别达423亩、3000亩、6300亩。

近期涉及的长安PSA,据公告显示,现有整车、研发和物流三块土地(均为工业用地),总共约137万平方米。


其实,宝能的神秘色彩并非今天才有,早在2016年,万科与宝能之争,就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有媒体更是统计发现,近8年来宝能系进出上市公司超120家。


种种迷局,不知道此次徐某的"怒发冲冠",能否掀开一角。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