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执政20周年给了普京20年,俄罗斯变得更强大
近日,关于俄政府全体辞职的消息引爆各大新闻头条,大家对于俄罗斯接下来的动作充满了期待,也对俄政坛的变动有了新的思考。
新华网就以此事为依据刊发了一般性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随着普京任命联邦税务局局长米哈伊尔·米舒斯京担任新一届政府总理,并增设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一职,由梅德韦杰夫担任此职的诸多动作出台,俄罗斯国内以及外界的诸多人士开始质疑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首先,普京的执政角色或发生了变化。
纵观普京执政的20多载,或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在俄重要人士的任命上,总统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普京可以任意裁撤重要官员、普京可以对国家大事独自拍板,即使自身犯了错误,国家杜马、监察等机构都无法直接进行弹劾。
这种集中制的制度虽然可以保障俄罗斯的政治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俄罗斯的普通民众的心声或无法被高层知晓,俄民众关于改善生活、提高福利的呼声大多时候被高层忽视。从这个角度来说,改革俄罗斯的政治迫在眉睫。
其次,俄罗斯急需休养生息,凭借能源出口过日子的方式亟需改变。
环顾俄罗斯,会发现美国以及北约的手已经靠近西部边境——西方在格鲁吉亚、乌克兰、波兰等国家部署了大量的海外兵力。为了制约美国的动作,获得西出的机会,俄罗斯先后发动了格鲁吉亚战争(奥运战争),并介入乌克兰内战,还希望与白俄罗斯组成共同体。虽然得到了南奥塞梯和克里米亚,但也给俄财政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普京不止一次的表示,在其最后一届任期内,其或将精力付诸于民生,也就是常说的休养生息。而采取这般动作,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从何而来,仅仅凭借能源的收入可以实现目标吗?答案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俄罗斯财政极度依赖能源出口,全球原油期货价格稳定在40美元/桶,俄财政才勉强可以收支相抵。如果能源价格大幅的波动,俄多年经营的能源格局或瞬间崩塌。俄罗斯除了从能源、军工业获得收入外,也必须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由此可见,俄罗斯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是势在必行,这是历史的趋势,谁也挡不住,普京也只是顺应潮流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普京的国家改革方略能否彻底的贯彻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即继任者可以沿袭普京的风格,且在经济方面多有履历。而为了能让这一方略能够持续、深入的推行,俄罗斯政坛需要权利约束的机制。
通过提升俄联邦安全委员会的地位,限制总统的一言堂,增加议会议政、表决的权利,是普京在卸任之前为1亿俄罗斯人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俄罗斯需要集中制,也更需民主制,这两者制度能否综合且不产生冲突,就看接下3年多时间俄罗斯需要做的事情了。
总之,普京已经践行了自己作为俄罗斯领导人的诺言,给予了俄罗斯强大的基础,俄想走得更远,需要后来者能够继续秉持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