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试采成功100升可燃冰可以使汽车行驶五万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化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主体分子(水)和客体分子(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及氮气、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分子)在低温(-10℃~+28℃)、高压(1~9MPa)条件下,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晶状笼形固体络合物其中水分子借助氢键形成结晶网格,网格中的孔穴内充满轻烃、重烃或非烃分子。水合物具有极强的储载气体能力,一个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储载100~200倍于该体积的气体量。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英译为:Flamma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从外形上看,可燃冰就像是白色或者浅灰色的冰雪晶体,这时候如果有火源,它就会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所以被成为可燃冰。如果将同等体积的可燃冰和固体酒精同时点燃,可燃冰的燃烧时间则会远远长于同等体积的固体酒精。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目前,我国已经连续超过22天从位于神狐海域的可燃冰矿藏中采天然气,平均日产超过8000立方米,而且还圈定了两个超过1000亿立方米级的矿藏。6月2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而且我国海域的可燃冰资源量,按照官方预测已经达到八百亿吨油的当量,非常具有潜力,是短期内可以接替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清洁能源。未来将是一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