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天妹去世为让她们听见回声,一群大学生筹拍
4月14日
日军“慰安妇”性暴力制度受害者刘海鱼老人去世
3月17日
日军“慰安妇”性暴力制度受害者卓天妹老人去世
......
经认证且在世的日军“慰安妇”性暴力制度受害者
不足20位
还健在的老人中
海南省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王志凤
今年92岁高龄
70年来她一直在等待日本政府的道歉
儿子钟天祥为了不让母亲抱憾离去
决定前往日本
征集支持日本政府向母亲道歉的日本普通人签名
并在这一过程中
探寻日本普通人对此问题的看法
王志凤奶奶与其儿子钟天祥
一群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的年轻人
拿起了摄影机
正在众筹纪录这个过程
并为纪录片命名《回声》
《大寒》导演张跃平将担任该片监制
视频加载中...
这群年轻人想用新一代中日韩青年的视角
探寻日本和韩国社会究竟是如何看待“慰安妇”问题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洪晓鑫:钟叔跟我说,这些年来,他一次次充满期待,又一次次地落空。望着她的半头白发,我想,这一次,一定不要再让他失望了。
@吴嘉文:上师大的中国“慰安妇”研究历史博物馆里,收藏了一批“慰安妇”制度幸存者捐献的各类纪念文物。有研究者捐献的相关文物如战时日军使用的安全套、星秘膏,有一本写着多国语言的留言册等。每一件物品,都仿佛在等待,等待某种回声。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推进事情的进展。
@宋欣怡:“和平少女”雕像会说话,博物馆里的遗物是见证。尽管两位奶奶有过不堪回首的经历,但绽放在她们脸上真切的笑容,却深深地刻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当她们紧握着我手的那一刻,心里由衷地许下了那个让她们如愿的心愿。未来的未知是挑战,路上必定会遇到各种障碍和阻挠,但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她们的期望实现。
@张校华:这次拍摄对于我们学生团队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的,但奶奶们渴望听到“回声”,社会也需要听到“回声”。虽知负重前行,但愿乘风破浪。
@陈绍斌:其实一开始想做这个题材的时候就知道这条路不好走,甚至不知道能不能走到尽头,但是我们还是坚持相信自己、信任团队。
@汪毅鹏:有的人希望生活简简单单的,像平静的湖面偶有涟漪。然而战争的打响,欲望的扩张令无数的人生活产生动荡甚至毁灭。“慰安妇”就是其中之一,她们并不想被写入历史,她们奋起抗争和呐喊。我听到了她们的声音,想要去安抚她们受伤的心。
@James:这世上总有些事应该被铭记,且值得我们深思与挖掘。坚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却能换来心灵上的满足感。
如果您愿意为这部纪录片贡献一份力
可点击右侧链接了解详情https://mp.weixin.qq.com/s/tMci94StoJQc8QVk3IXW_g?scene=25#wechat_redirect
愿这段历史让更多人知道和看见
愿正义的回声不要太迟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