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之子:“林桦的导弹瞄准中国,而我干的
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鼎鼎大名的梁启超生下了孩子也确实都很厉害,都是人杰。
毫无疑问,作为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文人之一,梁启超是一个爱国者,而他的儿子们也遗传了父亲这种可贵的品质,大儿子我们都知道,就是梁思成,我国著名的桥梁建筑专家。
梁思礼谈父亲梁启超
二儿子梁思永是著名的考古学家,三儿子梁思中是抗日英雄,死于抗战……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梁启超的第5个儿子梁思礼,我国著名的导弹控制专家,火箭控制专家,我国航天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倡导者和奠基人。
他最重要的功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在导弹技术和火箭技术上的巨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等。
梁思礼的故事,恰恰就是那个年代用行动展示爱国心的故事……1943年梁思礼转入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线电后又学自动控制。
大学期间他过得非常不容易,他多次到餐馆去洗碗当服务员,还去过游泳馆当过救生员,在普渡大学他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三门课程的学习,还获得了学士学位。
1945年他又进入辛辛那提大学,两年后他获得了硕士学位,又过了两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当时的他如果留在美国,可以享受着非常舒适的生活,至少是衣食无忧的。
但是作为梁启超的儿子,他天生就具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像钱学森等人一样,并没有接受美国的高薪工作。
回国
而是学成之后,就立刻毫不留恋的回到祖国,建设祖国,而和他一同美国留学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林桦,则选择留在了美国。
这也成为两人人生境遇的转折点……
他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邮轮,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离开的感情,只有期望,没有留恋。
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学规划,梁思礼负责了喷气技术部分(导弹和火箭部分)的起草,他人生最重要的节点,从此以后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研究中国人自己导弹的事业。
他的主要工作在于给导弹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就是在导弹飞行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指令改变飞行轨迹,打击目标,可以说是导弹的自动驾驶仪。
当时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和自己的同事们艰苦努力的研究分析,再研究再分析,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1960年11月5号研制出了我国第1枚导弹东风1号。
发射场
后来作为研制东风5号洲际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因为东风5号作为洲际导弹要求目标打击精度要更高,控制系统要更加的完善和精确。
经过研究他们决定运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由它来完成制导程序的实时计算,他成为东风5号的聪明大脑。
能否成功研制出这一控制技术,关系着我国的战略武器能否形成战斗力。
当时全世界只有一种导弹具备这种能力,那就是梁思礼曾经的同学,同样是和他一起前往美国学习,后来留在美国的林桦所研制的美国“民兵”导弹……
梁思礼就是不服气,觉得中国人在中国也能够研制出这样的控制系统,且能够做得更好。
无论如何也要咬着牙走下去,为了保卫祖国,必须把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经过艰苦卓绝的研究与实验,1971年,这种计算机控制系统参加了我国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的首飞实验,一举成功。
梁思礼可谓功不可没……
后来梁思礼在多个场合讲述了为美国研制民兵导弹的同学林桦与他不同人生选择的故事……
他说当年我们都在美国留学,而我为了国家回国了,他留在了美国,后来他成为了波音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而我则是航天部的总工程师。
我搞的是中国的洲际导弹,他搞的是美国的洲际导弹,他的年薪30万美元,我的工资只有他的1%,他住在一个岛上的高级别墅中,而我则住在很普通的房子里。
有人问我有什么想法,我的回答是:
他干的民兵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祖国的!
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我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这段话不仅振聋发聩,感人至深,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情怀与意志,爱国从来不是口号,而是身体力行。
虎父无犬子,如果梁启超先生泉下有知,恐怕也会为自己有如此优秀的儿子而骄傲,而梁思礼一生贡献国防,也同样是中国人的骄傲。
向他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