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1995年,郭德纲第3次进京,离第1次进京已经过去了7年,却还是终日为生计奔波,一无所有……

在北京,经常没钱交房租。有一段时间住在通县北杨洼的一个小区,交不起房租,房东在外边咣咣砸门,连踢门带骂街,他躲在屋里不敢出声。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后来他写下:

数载浮游客燕京,遥望桑梓衣未荣。

苦海难寻慈悲岸,穷穴埋没大英雄。

1996年,儿子郭麒麟出生,随后老婆胡中慧与郭德纲离婚,抛下儿子,远走日本。

此时老郭事业不成,婚姻破裂,还是一个把孩子交给父母的落魄光棍儿,可谓人生低潮。

这时候的郭德纲,在大家的眼中是败家子儿和啃老族,没能立起来……

有人说,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那时候他还在北京挣扎,看不见光明,也不能回家,前途一片渺茫。

有天老郭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哗哗的,一边哭一边给自己打气:“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他告诉自己:郭德纲,你记住了,今天的一切是你永远的资本,你必须成功。东风常向北,北风也有转南时,瓦片尚有翻身日,何况我郭德纲呢。

此后,果然风水轮流转,尝遍人间心酸,却始终没有放弃相声这条路的他,遇见了生命里的几个贵人,打拼出一方天地,始得站稳脚跟,甩开泥泞……

1997年遇见了现任妻子王惠,1998年遇见张文顺、于谦。

前者后来放弃自己的事业,在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跟老郭私奔,专注帮老郭发展相声,做他贤内助,甚至把自己的车、首饰卖了补贴郭德纲的事业。

后者张文顺和他一起搞起德云社,于谦成了老郭后来舞台上的“灵魂伴侣”,一个宽容大度却又专业的最佳搭档……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2004年,再遇两位贵人,犹如龙入大海。

第一个贵人是当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道《开心茶馆》的节目主持人康大鹏,他当时大力在节目上推广郭德纲相声,让更多人听到郭德纲的相声。

效果是惊艳的,几个月后,一般观众已经抢不到德云社的演出票了……

因为多集中在黄牛手中……

因此老郭自传《过得刚好》其中一篇单写康大鹏,开篇第一句就是:我有个好朋友,叫大鹏。

另一位贵人则是侯耀文。

这一年,相声大师侯耀文力排众议将郭德纲收入门下,“惶惶流浪,备受排挤”的郭德纲终于在相声界有了根正苗红的家……

郭德纲在《过得刚好》中这样写到:

2004年,师父收我时,无数的人赶往玫瑰园进谗言阻拦此事。先生力排众议,终于使我立于侯氏门墙。先生待我之情,如父子一般。常于演出后接到先生电话:“炸了酱啦,来吃面吧。”“我这有一堆海鲜,快拿走。”

此后,郭德纲越来越火,骂他的人越多,他越火,德云社走到今天,没少经历波折,当年与某卫视的纠葛更是差点导致灭顶之灾,但郭德纲凭借被同行骂的“俗”相声,一路挺了过来……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此后开枝散叶,广收门徒,今日德云社俨然相声江湖里的武林大宗……山门弟子,高手如云,攻城略地,几无敌手,郭氏虽不能争盟主,却已尽得江湖……

2013年,郭德纲人到中年……

一路走来,殊为不易,老郭于闲暇之余长写写人生感悟,多年的浮沉荣辱,坎坷悲喜让他比寻常人对人生感悟更透彻。

他说: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回头看我得感谢那段岁月。想当初是真没辙啊,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穷过,苦过,受过罪,挨过饿。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过的刚好》几十篇文章面讲述了老郭四十年的江湖故事,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真情实感的流落,不乏真情,却也也让人真正认识到老郭的另一面:

热爱学习,博古通今

我家的书房比剧场还大,你说得出来的书我能立刻从书房拿出来给你看。

可以没文凭,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不可以不读书,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学校不读,在家一定要读。

我给我儿子最近留的功课就是读一读《二十四史》,读《清史稿》,读完这些东西,我给不了他文凭,但是这些东西我儿子会受用终生的。

清风朗月信手拈来,老郭其实很有文人情怀,更有风流的文采……

庙堂高,庙堂高,杀人岂用刀。

萧墙祸起,手足把油浇。

窗外豺狼,膝下狐枭。

手把栏杆泪滴抛,钓鱼台上任风削。

但老郭几十年荣辱历练出来的,更多的是做人的智慧。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功成名就后他曾说:

穷人站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有钱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英雄至此,未必英雄。大英雄手中枪翻江倒海,抵挡不住饥寒穷三个字。

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又何况一帮说相声的呢?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终于我们也看见了花团锦簇,我们也知道了灯彩佳话。

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言辞恳切,朴实无华,字字透着丰富江湖阅历和通透人情冷暖的气息。

然而更珍贵的是,阅尽世故他却不世故。

既知恩报恩,又嫉恶如仇。

侯耀文曾说他:一路坎坷走来,势必嫉恶如仇。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对恩人如侯耀文、张文顺,自是情深义重,对无端骂名,他也不从吝啬回击。

经某个电视台采访于谦,说如果把郭德纲比喻成一种动物,你觉得是什么

于谦说:“他就是一只猩猩。聪明、睿智、灵敏,但是头脑简单,你打它一拳,它马上打你一拳。


谈及雅与俗,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这个需要跟观众来商量,我看重的是观众!我更看重的是观众!!我最看重的是观众!! !他说:相声,只是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而已,观众是衣食父母,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相声演员。

郭德纲在相声界誉谤满身,可是越争议德云社越火,他的相声就是接地气,符合观众口味,一个买票的,你能说上帝品味低俗吗?

夸他的说他是复兴相声的艺术家,对相声有再造之功;骂他的说他“三俗”,说他搅乱传统艺术,抵制他,甚至有人专门蹲守其演出上面的瑕疵进行举报……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想起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初唐时,初唐四杰王杨卢骆诗文创作一反齐梁以来的奢靡浮艳之风,屡遭众人疾风攻击,多年后有个诗人叫杜甫,写下这么一首诗: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果然到一千多年后,人们还记得江河万古的初唐四杰,那些骂他们的人,笑话他们的人,却人死了,名字故事也都湮灭很久了……

一种技艺要成为艺术,没有百年不行……

会不会成为江河万古的经典,那需要一千年以后才知道…

郭德纲自己认为相声和修脚的、剃头的一样,都是谋生的手艺,观众付了费,是寻开心的,怎么开心怎么来,至于是不是艺术,他不在乎,能不能成为经典,那得一千年以后才能见分晓……


如果相声这门手艺能够穿传承到那个时候,今天的赞美和批评,才会有最终答案……,但相声想要传承,光活在硬盘里和非遗博物馆里是不成的,而要有活人传承,有人听懂,传承的动力,是能够有市场,并以此谋利……

目前看来,郭氏相声,至少做到了这一点……

就凭这一点,郭德纲对相声是有功的……

郭德纲与相声:有人咒骂有人捧,等到1000年以后


一路走来,《过的刚好》,2019年出了全新修订版,我想着,老郭的免费相声没少听,听说他出了书,于是买来支持一下,算是回报。

却没想到这本写的如此用心,内容饱含深情,时而让人哭,时而让人笑,几十年的故事,勾画一个立体丰富的郭德纲。

步步走来都是故事,字字写下皆有真情。

几十年阅历中透彻的人生感悟,让人受益匪浅,不得不说这本书有意思,有学问,有功夫……

如果你也想支持他的书,我向大家推荐这本《过得刚好》,看故事,赏文笔,品人生,学智慧……

喝杯茶,抽支烟,读本书,人生惬意,祝您《过得刚好》!

购买可点下方链接,原价52,现时优惠,销量爆款4000+,一包烟钱,看尽郭德纲荣辱史,坎坷事……

过得刚好:郭德纲亲笔自传 2019新版 ¥39.8 购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