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一再泄露,中美撞机,我专家从美侦察机E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美国,一直肆无忌惮的在全球各国派遣各种先进侦察机实施侦查窃取活动,用以建立更新自己的军事智库,时时掌握别国最新军事信息。
而极度猖獗的一系列行为,也让美国付出过不可估量的代价。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美军EP-3侦察机也因此迫降南海陵水机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绝密泄密事件,美军EP3间谍飞机上绝密的“铁皮衣”系统被中国破获,让中国类似的系统少花了30年的时间,也使美军耗费天文数字的费用更换新系统。
当时EP-3上的24名的间谍人员,被中国军方转移到一个秘密地点进行监护,并腾出了一间大酒店整整的一层楼供这24人一人一间居住。开始是单独关押,审问后允许他们集体活动,甚至允许美国女兵女官上街采购商品。后来,前往探视的美国驻华大使馆人员也可以与他们接触,随他们说什么,不管订立什么攻守同盟都不再理会。
因为真正值钱的在EP3的侦查机上。
我们并非担心机上24名乘员的安全,而是EP3机上的绝密技术。
中美撞机后的第二天,中国的有关上百个科研单位就开始急赴陵水,机上24小时灯火辉煌,各种技术人员摩肩擦背在机上勘察检验、记录、采取,像蚂蚁啃骨头般的将各种绝密的设备一一解体,获取的绝密信息有惊世骇俗的成就和结果。
据说,中国的一位情报界的宿老登上EP3兴奋的心脏病犯了,紧急被担架送往医院,在担架上仍然不忘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具体要获取和勘察的项目。
国家安全部门也紧急出动,因为机上美军窃取的绝密情报需要立即转移封存。
继4月1日中美撞机发生,到在美国死缠烂打的交涉下,整整过了接近40天的时间,直到5月10日负责拆机的美国技术人员才被批准进入陵水的EP3,据说美技术人员到达陵水机场时还和最后一批中方科技人员打了个照面。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参加涉及机密的会议要关掉手机,或者扣掉电池,而这项举措的实施就是得益于这次“撞机事件”。
当时我国组织的探查专家,登机后心情都非常沉重,因为美军电子侦察机上展现的技术,领先我们太多了。
最令专家们感到震惊的地方有两个,一是EP-3电子侦察机上发射的信号可以激活已经关机的手机,并能接收到该手机发出的信号。换言之,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了被敌人利用的窃听器。部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做出了开会不得带手机,或取出电池的决定。
美军侦察机上的监听人员,其中似乎还有亚裔面孔
在此之前,这是我们绝对想不到的事。现在,这个习惯已经普及到涉及机密的各行各业,大家在开会前都会强调保密事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带手机。这也算是美军给我们上了一课。
其次是EP-3电子侦察机上有一套独特的电子监听系统。说它独特,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用来截获对方的通话。它是美国最优秀的情报人员设计的,集成了战术通讯、电子支援,信号特别处理等一系列功能的一个情报实时分析系统。这套系统使得美军电子侦察机在监听对手通话时获取信息的能力成几何级增长。
美国情报人员巴姆福德在退役后解密了其中的高科技手段:监听人员通过该系统长期监听,建立了一套被监听者的音频资料库。资料库中包括该人的声纹信息,职务、健康情况、个人习惯甚至行事风格。当监听者听到一个人的声音时,这个人的照片就立即出现在屏幕上,是指挥官还是一般人员一目了然。通过识别说话者的身份,来判断情报的价值和可信度。
这套监听系统甚至智能到可以通过说话者的声纹来判断此人是否健康。比如感冒了,情绪波动或者其他疾病都会让人说话声音发生变化,这些都可以通过监听平台来做出判断。
正是因为有着这套高度智能的电子监听系统,美军掌握了大量其他国家的信息,当然也包括我国。而我国对此却并不知情,如果不是王伟的英勇举动,让EP-3电子侦察机迫降在海南,我们还不知道要过多久才知道这些秘密。
我国的电子侦察水平后来迅速赶了上来
在此之后,我们立即展开了反制措施,在无线电等电子通讯设备上安装了干扰和过滤设备,使得这套电子监听系统直接变成了摆设,此后美国再想激活中国的手机、监听中国的通话难度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