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引言:

地球是一个整体,但是地球上生活的人民却分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家,有的国家势力强盛人民生活幸福安逸,而有的国家的人民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一段黑暗的日子,中华民族经过长达九年的艰苦奋战,才赶走了侵略者,也正是因为这次战争人民受尽迫害,叫苦不迭。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乐府群珠·无名氏》所言“短叹长吁三两声。”当然经过这次黑暗的日子,我们也知道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不被欺负,唯有自强拥有足够的实力。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中华民族经历了长时间的反抗才击败日寇的侵犯,取得战争的胜利,而锡金却没有我国幸运,被印度侵犯后没有能力反抗的锡金最终沦得亡国的结局。但是这个国家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领土,亡国前还挂着中国国旗。


锡金的历史渊源

锡金位于我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部,临近我国,历史上与我国有过一段结交,发生在清朝乾隆时代。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当时的锡金本就是一个小国,没有外侵的想法,但是邻近的尼泊尔这个国家十分有野心,想要吞并锡金,经常会挑衅锡金以期望发动战争。面对敌对国的不断地挑衅,锡金国王感到十分担忧,就算是用举国之力也难以抵抗尼泊尔的攻击。害怕失去国家的锡金国王便写了一封书信,在信中锡金国王将自己国家的情况一一说明,希望可以得到清朝的帮助。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国力强盛的时期,收到锡金国寄来的请求信后,立刻派兵前往锡金支援,在清军的帮助下,锡金一举打败尼泊尔的军队,获得了胜利。打败尼泊尔后,锡金一时的危机解除,国王十分感激清廷的帮助,愿意成为清廷的附属王国,追随清朝统治。

英军入侵、印度兼并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以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力膨胀时不满足现有的一切,开始觊觎其他国家,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走上了对外侵越的道路。而弱小无力反抗的锡金国成为英国入侵的对象,逼迫锡金签署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而这时候清朝正处于衰落时期,与此同时英军也看中了中国丰富的物资,发起了对中国的入侵,清朝自顾不暇,成为不了锡金的庇佑所。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二战结束之后,国际局势再次迎来了新的洗礼,很多被压迫的国家赢得了独立。锡金也顺势摆脱了列强长期的侵犯,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独立之后的锡金因为自身国力的弱小,再一次成为印度侵扰的对象,印度对其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迫于不满的人民开始游行示威表示反抗。

1968年锡金国王为捍卫国家的领土,废除了与印度签署的合约《印锡合约》。由于锡金国家单方面的废除条约,导致印度非常的不满,借此发动武力压迫当地人民,抓捕一共3327名锡金百姓,处死近336多名,通过自己残暴的行动抑制了这场游行活动。由于锡金与锡金的国家实力相差太多,最后被印度吞并。当锡金国与印度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个国家选择和清朝时期一样的做法,请求中国帮助。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希望中国能够出面帮助,并愿意中国干涉自己国家的内政。据统计发现当地有一个叫做民主党的党派,一共发了149封电函给中方表示锡金国愿意加入中国。可是当时由于中国刚成立,世界局势并不稳定,而且中国也向世界表明不会干涉别国内政。

在考虑多方情况下,我国并没有答应锡金国的请求虽然受到中方的明确拒绝,但这个国家竟然做出一件很荒唐的事情,自己挂上了中国国旗,并宣布成为中国的一份子,甚至通过电台向世界各国表明自己想要加入中国,迟早会是中国的。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曾坚持申请149次,只为加入中国,被拒绝后主动

主动被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间处于的境况是天差地别的,想要站在主动地位,就要有足够的能力。而在国家层面就需要一定的国力,没有能力去反抗只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由此可见,中国追求自强自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要想获得国际世界的认可,自己肯定要有拿得出手的“牌”,不然就会像锡金一样,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失去,变成别人的掌中之物。

参考文献:

《乐府群珠·无名氏》

《汉书·项籍传》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