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美裁军900万,为何不保留一支与苏联规
在二战末期,美苏两国的军队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分别都达到了1200万人,当然其中苏联的陆军占优势,美国的海军占优势。二战结束后,两国也都进行了大量的复原。题主说美军裁军900万人,同期苏军其实也裁减了850万人。就是说双方剩下兵力都是300余万,基本规模相当,势均力敌。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球两大阵营的殊死决战,必须竭尽全力,所以两国都玩命暴兵。其中苏联战前兵力差不多是500万,战争中损失了一千多万,战后还有一千二百万,然后裁军800多万,保留300多万,实际上军队规模已经少于战前。因为国家被打得满目疮痍,必须大力建设,弥补创伤,所以军队大幅度裁剪。相反,美国战前只有几十万军队,战争中也不过损失一百多万。他的人口损失远远没有苏联大。这个裁军主要就是确实没必要维系这么大的部队。但是,美国战后裁军之后,兵力依然是战前的十倍。这主要是要适应新时期了,美国要从原本的独霸美洲,向全球争霸迈进,所以军队数量大幅度增加。
一个国家从战争状态转回到和平状态后,裁减过多的武装力量以便集中力量恢复发展经济是很正常的。但美国一家伙裁军900万,其实自有它自己的考虑。我个人觉得可能原因如下:一,二战中美国大量人力资源集中于军队,必然造成社会自由劳动力数量大减。没有足够的自由劳动力,国家经济恢复发展肯定动力不足,因此战后美国军队需要大量裁员。第二,战争中美国大量精英人才去为军队服务,不利于美国的企业、公司研发高科技民用产品去抢占市场、获得利润。企业不能从市场获利,怎么能大量向国家交税呢?没有高科技的相对优势和企业上交的税款,美国恐怕难有足够本钱与苏联争霸世界。为此美国需要通过裁军让那些精英人才回归社会,使他们能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
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战后美国人民不希望再有新的大规模战争了。如果在这种形势下美国仍然保留数量庞大的常规武装力量,可能会激起国内产生反战运动,给美国政府带来政治上的被动。因此美国政府需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实行裁军。第四,二战后美国的主要对手苏联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上较美国有优势,美国为了在与苏联的斗争中占上风,采取了强化自身优势以弥补自身劣势的做法。
二战后,鉴于苏联积极在欧洲扩张势力,美国为了“保卫自由世界”,在西欧积极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经济重建,这事儿可是需要不少钱的啊!钱从哪来?裁减多余常规军力、把多出来的钱用于重建西欧是方法之一。同时,美国以“保卫自由世界”为名开展冷战,并积极在西欧和远东进行渗透,这些都需要消耗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把多余的军力裁减了,其中一部分被裁军人可以以“顾问”、“专家”的名义派往西欧和远东进行渗透活动和秘密战,达到控制某些国家或势力的目的;裁军后多余的武器可以提供给愿意追随美国的国家或政治势力,既可“废物利用”,又可以控制相关国家或政治势力。同时,将裁军后多出来的钱投入西欧重建,有利于美国控制有关国家经济和在这些国家内部培植亲美势力。
另外,由于二战后美国大量发展核武器、先进的战斗机、导弹等,极大改变了现代战争形态,使以陆军为主力的传统常规武装力量的地位大大下降,因此美国政府和军方可能认为保持数量庞大的常规武装力量实在无必要,所以敢于大胆裁军。
一;首先美国采取的是募兵制,也就是雇佣军的形式,国防部是最大的雇主。美国直到1973年才废除了选兵制度,但美国依然需要支付高额工资给军人,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得美国不得不进行裁军。同时战争的结束,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中,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美国一直反对和警惕军人执政 。反对国家保留军队规模太大,更反对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总参谋部统领全军,美国的参联长联席会议只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参谋机构,没有法定权力,而文职担任的国防部长才是军队真正的掌门人。国防部长要向总统、国会、议会负责,他们之间的关系相互制约,以保证政府和国家的稳定性。所以保留数目较大的军队,国会和舆论都不会同意。
三;美国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其他国家相比,使其更具有安全感,两大洋的环绕,是一道天然屏障,另外历史上的美国和平时期,军队规模就很小,真的发生战争,美国会重新动员一切力量征兵。(尤其是现在美国还实行国民预备队的制度,也是战时的主要兵源)。而苏联是陆地国家,周围有众多的邻国,并且大多数都不是稳定的,面临的危险也比较大。所以二战结束之后,也一直保留着庞大的兵力,尤其是陆军军种。四;在1949年之前,美国就发明了原子弹,并经过了实战的检验(投放日本的长崎和广岛),使美国充分的认识到,高科技的武器才是对敌方的最大威慑,也是对自己国家的最大保障。所以没有必要保留庞大的兵力,与其在兵力的支出的军费,还不如投入更多、更先进的武器研究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