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曾是周恩来学生的曾扩情

我们都知道国民党有“十三太保”:屠户家走出来的职业刽子手康泽、精通权谋之道的戴笠、其貌不扬的西北王胡宗南、出身破落的大军事家郑介民、横行一时的复兴台柱贺衷寒、能说会道的造谣专家邓文仪、贪得无厌爱吹牛的桂永清、自食恶果的托派先锋梁干乔、与世无争的侍从秘书萧赞育、唯命是从的葛武綮、消极工作反被重用的滕杰、甘为他人做嫁衣的曾扩情、满心赤诚的替罪羊酆悌。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其中之一的曾扩情。

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曾是周恩来学生的曾扩情

曾扩情

误入歧途

曾扩情(1894-1983),是四川威远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国军政训系统负责人,著名的大特务,黄埔系骨干将领。

他家原是祖辈务农,十分贫穷,没有属于自己的地产。但曾扩情本人还算十分好学,读完了县国民学校高级班并在县立初级中学毕业,甚至最后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

当他正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时,他的老师是共产党人李大钊。因为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深得李大钊的喜欢。慢慢地,李大钊觉得他是一个可塑之才,便给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写了一封信,推荐曾扩情到黄埔军校学习。这由此,在李大钊的帮助下,曾扩情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在黄埔军校中,曾扩情照样学习十分刻苦。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入学考试结果出来时,第一队的曾扩情排第二名,而第一名是共产党员蒋先云。因为李大钊的关系,曾扩情和共产党人走得很近,甚至在李大钊的指引下,他成为了周恩来的学生。当时他和“黄埔三杰”关系处得非常好,尤其是其中的蒋先云,他们甚至还一起筹备组建青年军人委员会。

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曾是周恩来学生的曾扩情

本来,在周恩来的教导和帮助下,曾扩情屡立战功,几度升迁。如果他一直紧跟着周恩来的步伐,与共产党人并肩作战的话,那么在历史上将会再多一位优异的共产党将军。但是,曾扩情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这也成为了他生命的一个转折点。

他背离了周恩来的殷切希望,转而投入了国民党蒋介石的怀抱,只因为他在国民党人的操作下,升到了二十师的政治部主任。他觉得,现在国民党如日中天,而共产党刚从农村走出来,没有什么背景,为了自己的未来和事业,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民党。后来他坚决与共产党划清了界限,成为了蒋介石的铁杆心腹。

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曾是周恩来学生的曾扩情

蒋介石

国民党败退台湾,他坚决留在大陆

加入了国民党以后,曾扩情一度得到蒋介石的赏识,他也曾红了半边天,但最终也还是受到了冷落。西安事变后,由于同情张学良,他被关起来过,但在胡宗南等人的帮助下他被放了出来。从这以后,他便一直没在受到过重用。

直至后来,在成都解放前夕,他与儿子、女婿一起到了金堂,家人团聚。他向家人吐露了心声:“我不打算跟着国民党去台湾了”。曾扩情家人听到后十分开心激动,他们本来就不支持曾扩情参加国民党。但他们还是担心共产党抓曾扩情,曾扩情说:“我没杀过任何一个共产党员,我没什么好怕的!而且我也向刘伯承写了信,表示要投诚。”

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曾是周恩来学生的曾扩情

胡宗南

可后来,胡宗南派人找到了曾扩情,他特意想让曾扩情跟着自己到台湾去,来开大陆这个是非之地。这次,曾扩情拒绝了胡宗南的好意,他选择留在大陆。可他等到的并不是刘伯承率领的部队,他投诚未遂,被俘虏了。

可是他并不怨恨,他在狱中积极改造,加之他性格温和,还当上了当时俘虏中的卫生委员。就这样,他就像是一个“三好学生”,他成为了第一批特赦人员之一。

恩师不忘,余生可安

在1959年12月14日下午,周恩来接见了很多特赦人员,其中就包括曾扩情。周恩来打量着他们,并走到了一个身材矮胖、头发花白的人面前。“曾扩情!”周恩来叫了他的名字,正是这一声呼唤,让曾扩情老泪纵横。没想到时至今日,自己曾经的老师还记得自己的名字。

其实,别看周恩来做过他的老师,曾扩情比周恩来还要大上几岁。后来周总理特批,曾扩情还成为了沈阳政协委员。甚至在文革时期,周总理还将他接到了北京保护起来。如果没有周总理,像他这样的国民党大特务估计早就在浪潮中丧生了。

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曾是周恩来学生的曾扩情

曾扩情与女儿

在余生,他也一直在自责、改错,并踏踏实实的工作、做实事,并著有多部回忆录。1983年,曾扩情在辽宁本溪病逝,活了90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