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国最特殊的一群农民,被武警24小时持枪守护,

引言

默默无闻,常指没什么名声。出自《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不论远近,社会上总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尽管他们名声不显,但所做之事都为人民带来了安定,令人佩服。

01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尽管他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但他的壮举足以令知晓的人都潸然泪下。他就是十六岁殉国而死的晚明少年诗人夏完淳,他的绝命诗《别云间》中写到“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的存在少有人知,可他的精神与为国牺牲的决绝永远使人震撼。

民以食为天,从封建王朝到现代化的今天,农民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他们的存在更是不容小觑。不过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广义上种植农作物的农民,而是一群有着特殊身份与任务的农民们。他们的存在少有人知;他们的田地有武警24小时持枪守卫;他们的产品要通过政府售出;他们种的作物名叫罂粟。

中国最特殊的一群农民,被武警24小时持枪守护,

▲中国农民

这一群体来自偏远的甘肃条山村,放眼望去,这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与沙漠,仿佛一片与世隔绝的天地。但就是在这么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有一处名为条山农场的宝地。条山农场坐落之处日照极其充足,是培育罂粟的天然温室。

自清朝鸦片入国以来,罂粟在人们心中一直是毁灭的代名词。作为毒品的主要提取物,国家法律明文禁令私自种植罂粟。晚晴时期,被鸦片摧残身体、心理的人们不可计数。原本祥和安宁的国家沦为鸦片的牺牲品,这一血的教训历历在目。所有人的心中对罂粟都既恨之入骨又避之不及。

中国最特殊的一群农民,被武警24小时持枪守护,

▲鸦片摧残瘦弱的身体

02

可凡事都有双面性,令人闻风丧胆的罂粟同时也是一味救人性命的珍贵药材。并且,罂粟籽是重要食品之一,它富含有人体有益的油脂。因此政府选择在甘肃荒凉的边区专门设置罂粟种植基地。条山农场以前是建设兵团16团的所在地,它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处。这里原是一块绿洲,属于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寒夏热,加之日照充足。是以十分契合罂粟的生长气候与环境。最重要的是,从中卫出发,此处沿途接近200公里的片区绝大部分都为荒漠,基本无人踏足。

中国最特殊的一群农民,被武警24小时持枪守护,

▲巴丹吉林沙漠

民国时期,条山农场曾是最大的鸦片种植基地之一。当年的军阀大肆贩卖罂粟并制作鸦片从中牟取暴利。新中国成立后,条山农场被收为国有。祖祖辈辈在此生活以种植罂粟为业的农民也成了国家的"特聘工",专门种植罂粟以供国家需求,但绝不允许私自买卖或者提取鸦片。

中国最特殊的一群农民,被武警24小时持枪守护,

▲罂粟

为防止罂粟的私下流通,政府对条山农场严防死守。但终究有漏网之鱼,发生几起倒卖罂粟的案件后,国家决定派重兵驻扎于此,武警24小时持枪守卫、轮流换岗。并在农场周边安装高压电铁丝网,以防毒品外泄,造成恶劣后果。

03

农民们只用负责种植,按工作时间获取报酬,而每年的收成由国家特药安全管理处进行处理。被收走的罂粟多作药用、或将罂粟籽作为食材统一处理,避免他人介入。要说最特殊的农民应该就是这一群体了,领取国家工资,不按收成赚钱。还有武警24小时持枪把守,以防罂粟私自流通。但他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

中国最特殊的一群农民,被武警24小时持枪守护,

▲武警看守

制毒、贩毒的人对罂粟时刻觊觎着,但我们需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罂粟应该作为救人的途径而非害人。罂粟是毒品的重要成分,本就不该民间流通。毒品带来的危害不计其数,它是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正是因为这群默默无闻的农民,才使得罂粟发挥出它真正的用处。若是没有这样的尽心养殖,多少罂粟会被有心人利用。

结语

就是这样一群人,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重复着枯燥的种植工作。并日复一日的坚持,为人民、社会、国家做贡献。可怕的不是罂粟,而是利欲熏心违背道德与良知将它拿作谋利的人。农民是朴素的,勤劳的,踏实的,他们默默无闻。但同时,他们是伟大的,必不可少的,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向粮食的耕作者们致敬,为这份伟大的平凡感动!

参考资料:

《晋书·祖纳传》

《别云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