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印军人发生肢体冲突?疫情背景下,非杀伤性

中印军人发生肢体冲突?疫情背景下,非杀伤性

近日有报道称,印度军人在锡金口岸附近与我方军人发生肢体冲突,据说双方现场有150人之多,而且多人在冲突中受伤。虽然双方通过协商结束了冲突,但此事件暴露了一个严重隐患。

个人认为,这时候与这些印度人发生肢体冲突,对疫情防控是非常不利的。众所周知,印度新冠疫情非常严重,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印方人员与我们零距离接触,很容易造成疫情趁机入侵青藏高原。要知道,西藏自治区的防疫是做的最好的!不能因此被印度士兵破坏。


中印军人发生肢体冲突?疫情背景下,非杀伤性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检讨这种保卫边境的方法,考虑采取一些“非接触”式的反制措施。印度这种人多民穷的国家,是不吝惜多投入人力的。我们如果还用同等手段搞肢体冲突,实际上浪费了硬件装备上的优势,把自己一方的应对手段局限在“体力工作者”的方式上,而且大大增加了我们边防官方被感染的危险。所以,需要将传统的“人体接触式”边防措施改一改了。


中印军人发生肢体冲突?疫情背景下,非杀伤性

尤其是疫情这么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如果被印度人这么一搞,就被病毒轻松突破了,太不值得了。个人认为,在疫情大背景下,边境防守部队应该让非接触性的、非致命式武器多派上用场,其中应该包括:

第一,定向声波武器

定向声波发生器,是中国已成功研发多年的高科技非杀伤性装备,在反恐防暴领域,还有亚丁湾护航行动上都已经采用过。定向声波武器,能够对特定方向、特定距离上的目标发出特殊噪音,令目标对象产生眩晕、恶心的感觉,甚至因此倒地瘫痪,而事后副作用非常小。可以说,这款武器是最适于对付一定规模人群的非杀伤性武器。


中印军人发生肢体冲突?疫情背景下,非杀伤性

第二,臭气弹、催泪弹

化学类非杀伤性武器,也是比较广泛使用的装备。此类弹药在反恐防暴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但用于边境冲突时也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但类似催泪弹的武器需要慎重使用,因为烟雾特征明显,而且波及对象不分敌我。

第三,激光眩目器,或眩目手电筒

激光眩目器,也是非致命武器的一种。但是这种武器不完全是非杀伤性的,早期激光眩目器会伤害眼睛。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防备对方采用同样装备进行报复,所以需要限制使用。不过,现在也有一款用于眩目的非激光手电筒,可发射特定的五彩光线令目标眩晕、头疼甚至失明,但伤害小得多。


中印军人发生肢体冲突?疫情背景下,非杀伤性

第四,高压水龙

高压水龙,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传统的非杀伤性武器。但是这种装备最大的缺点就是费水,需要配备足够的供水设备,在地形复杂的地方不太适用。

第五,全套的防疫防护服

另外,与印度军人周旋的时候,边防官兵不应忽视自身的防疫问题。近距离接触印度军人,应该等同于进入疫区,必要的防护设备不能缺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全员装备全套防疫防护服,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病毒从印度方面传入,而且也能够给对方以一定心理震慑。


中印军人发生肢体冲突?疫情背景下,非杀伤性

目前,我国在各类非致命、非杀伤性武器的研发成果已经很多了,而且价格也不昂贵,最关键是我们有压倒性的国产技术优势。在边境守备方面,有必要多考虑一些这些装备的投入,给边防官兵提供更多更灵活的反制措施。(作者:陶慕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