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1终极:海山鹰改进型首飞成功,提高飞行品
作为中国两大教练机专业户之一,贵飞公司最近些年,在空军高教九型号上频频出击,不断推陈出新,最早期型号是高教九,取代歼教七作为中国空军和海军的唯一一款超音速教练机,在此之后,又紧锣密鼓推出了攻击机改进型号FTC-2000和FTC-2000G,而且还特别针对中国海军航母舰载机的需求,单独推出了航母降落训练改型海山鹰,可算是将一个陆地上的小坑,直接挖通到大海!
而且这还不是终点,2020年5月12日,航空工业贵飞改进研制的海山鹰飞机在贵州安顺机场试飞成功,这意味着该公司又在海山鹰基础上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性能,满足客户需求,这也是贵飞特别崇尚的设计风格:小步快跑,从不停步。
从陆地山鹰改成海山鹰,海山鹰再改,海山鹰2.0成功首飞
海山鹰改进型相比海山鹰究竟有多少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从外观来看,新改进型最大的特点是,翼尖形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小型椭圆修型转换成更大型的梯形翼尖设计,原始设计的优点是高速飞行阻力较小,新型翼尖的好处是翼展增加较多,机翼面积更大,可以进一步提高飞机降落性能,包括更小的失速速度,从这个设计来看,机翼面积增大了,翼尖改成大型梯形,高速飞行阻力会更大,这种设计明显会弱化高速飞行能力,却强化了低速操纵控制,这是对过去设计的一次重新认知,也更加贴近客户需求。
另一方面来看,海山鹰改进型,更大的不同在于翼尖采用了特殊的对开减速板,取消了原始海山鹰教练机从米格-21战斗机继承的机腹两块减速板设计,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从实用角度来说,二者都起同样的减速功能,但是区别在于,翼尖对开减速板设计,打开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俯仰力矩,不会对姿态造成不利影响,这种设计有利于飞机减速阶段的稳定性,传统米格-21的机腹减速板打开后,飞机有相当明显的低头趋势,这对于舰载机降落训练还是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体验。
这是海山鹰教练机吸取美国F-16战斗机的减速板设计,平时两片贴合一起,使用时候双面对开
中国航空工业从乌克兰获得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苏-25UTG舰载教练机,这款飞机也有翼尖减速板设计,不同的是,苏-25UTG翼尖设计折叠机构比较复杂,采用了2折设计,和美国海军上世纪60年代的A-6“入侵者”攻击机设计类似,中国这种设计,虽然位置和苏-25UTG相同,但是细节设计做了简化,并没有一味抄袭俄罗斯或者美国人的设计,但是这种设计同样也存在一些设计隐患,相比原始海山鹰的机腹两块减速板,这种翼尖减速板需要两侧动作非常对称而且可靠,假如单边出故障会造成飞机姿态严重的偏航,而原始设计的减速板距离机身中线很近,不存在这个问题。
相比设计先进的洪都航空的猎鹰教练机而言,山鹰教练机修改非常频繁,而洪都的猎鹰教练机,基于先进的三代战斗机设计,最近10年在总体设计和气动外形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明显变化,可以说这是追求先进卓越的优势,一次设计直接达标,而山鹰教练机基于二代机技术改进,飞行性能存在诸多缺陷,所以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改进磨合,一点点进步。
相比竞争对手的猎鹰教练机一次成型,贵飞改进实在太频繁了
贵飞的海山鹰,本质还是二代机水平,所以存在很多二代机的缺陷,虽然飞机也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气动和进气道设计,包括边条翼,可动前缘襟翼,DSI进气道等先进技术,总体来说,还是没有完全脱离二代机的范畴,外加为了尽量提高老产品歼教七的通用度,飞机保留了大量比较落后的设计和设备,这些设计虽然方便了客户继续沿用几十年来的经验,但是对于更高的要求,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海山鹰交付海军部队,主要作用是给舰载机飞行员做歼-15战斗机前行飞行试验,通过陆地机场跑道降落来模拟舰载机着陆,简而言之,仅仅是一款蹲起落的飞机,而且由于舰载机着陆的特殊性,飞机接地垂直速度非常高,加之海山鹰设计结构较弱,飞机损耗很快,即使飞机造价便宜,频繁换新飞机后,总体费用不见得还有多少优势,而且相比于南昌的猎鹰教练机而言,飞机在飞行品质和低速性能上,明显不如对手,而且对手虽然价格贵得多,但是寿命也非常长,总体而言,不见得还有多少优势。
就山鹰和海山鹰教练机,相比对手的劣势很明显,贵飞公司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假如真的上训练航母,必须推出一款全新的先进教练机,山鹰基础上修修补补,基本走到了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