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在西藏军区某旅有这么一个人,从连长、指导员,到普通战士,都会亲切称他为“董班长”。董班长本名董伟礼,高大的山东汉子,今年已是他军旅生涯的第16个年头,实打实的“老班长”了。十六年戎马,意味着什么?翻开董伟礼的履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优秀班长”、“三等功”、“二等功”、“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再到今年年初的军区“优秀士官标兵”……一份份荣誉,意味着董伟礼的16年,是绝非平凡的16年,是迷彩底色上星光熠熠的16年。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董伟礼完美了诠释“兵头将尾”的含义。

入伍以来,董伟礼担任过连队每个专业的班长,可以说只要是连队有的装备,他都能操作使用。而他培养过的兵,后来提干考学或成为连队优秀骨干的比比皆是。如果要问董班长造诣最高的装备是什么,那毫无疑问——迫击炮。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纵观16年,连队参加的大大小小百余次迫击炮实弹射击和演习活动,鲜有几次缺少董伟礼的身影。“迫击炮算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了。”董伟礼这样说道。对他来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7年,所在单位奔赴边防一线,伴随着刚刚配发的新型迫击炮,还有一项艰巨的任务——隔天组织实弹射击,并力争“首发命中”。接受任务当晚,连队所有迫击炮专业的骨干聚集在会议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但结果却几乎一致:“没有十来发炮弹做试射,不可能命中目标”。

为什么大家都会这么认为?原来影响迫击炮精度的因素有海拔、风向、风速、气温、湿度、弹种、弹药生产批次、弹药重量偏差、弹药温度等等,甚至炮手操作手法的不一致,都会造成弹着点的大幅偏差。况且,这次配发的新炮口径有所不同,这意味着战斗性能也有很大变化,以往的参数完全无法套用,难度可想而知。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董伟礼开门见山:“诸元计算交给我了,今晚大家抓紧带着班里的人熟悉下新装备的操作。”说完后刚到门口要走,又转过身来:“保证明天首发命中”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回到了班里。没人知道那晚的指挥班里经历了怎样的困境——演算、推翻、查资料、再验证......只知道,指挥班的灯,彻夜未熄。

“有荣誉就争,有红旗就扛”是该连为官兵定下的行事准则,董伟礼一直将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同时也是这句话有力的践行者。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次日实弹射击,天空中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拍打在视线所及的每一处,通往炮阵地的小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紧张,紧握的拳头上凸出的青筋诉说着他们对今天这次实弹射击有多么重视。

“101号目标!”董伟礼的射击口令响起,阵地上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开始瞄准目标,炮位上的炮手们快速熟练地进行操作,脸上的雨水混着汗珠滑落在地上。此刻阵地上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炮口上。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装填...放!”一声巨响,炮弹顺利出膛,带着战士们一天一夜艰苦奋战的成果,穿破了天空中密布的阴云。炮弹从抛物线弹道的起点到终点,只需要三十几秒,可短短的三十几秒,却像一个世纪般漫长。所有人只能等待,眼睛死死盯着目标。这一刻,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只有心脏的跳动声在胸腔回响。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突然,一个由烟雾组成的“花朵”在目标上傲然绽放,几秒后传入耳中的爆炸声将所有人带回现实。这一刻,所有人沸腾了,看到那烟雾形成的花朵,心中的情绪只能用狂喜来形容。看向董班长的目光,有钦佩、有尊敬。而董伟礼依然那么冷静,也许,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只是转身,打开文件夹,下达下一个射击口令。

那一天,难以计数的灰色花朵,一朵接着一朵,不断在山腰上的目标圈中绽放。

当兵16年,迫击炮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睡觉都想

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再一次被董伟礼完成了,看起来毫无悬念。就像他十六年来脚踏实地获得的荣誉一样,始终是那么赏心悦目、令人信赖。

来源:高原战士

作者丨莫正川、纪昌宏、刘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