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干连长,31岁当师长,42岁执掌万岁军
在人民解放军中,聚集了众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今天要介绍的邓岳就是其中一位。全国解放时他还只有31岁,但已经是人民解放军中一个精锐师的师长了。
12岁参加红军,拽着陈赓的马尾走完长征,许世友夸他是好人
邓岳是湖北麻城人,1918年12月25日出生,参加红军时还刚刚12岁,是个有名的“红小鬼”。他担任连长时才16岁。由于一次战斗的失利,被追究责任就要军法从事时,被刚好路过刑场的红军将领詹才芳看见,问清情况后,将其解救出来,之后担任詹的警卫员。
长征时身患重病不能行走,部队给他10块光洋的巨款,让他自谋出路。但他却坚决的拒绝了,咬着牙齿跟着部队的脚印行走。由于高烧不退,最终还是掉队了,躺在路边缩成一团、抽搐不已。幸好被陈赓发现,心痛得不得了。
“这不是小邓吗?赶紧上我的马!”邓岳知道陈赓也是拖着一条残疾的腿,死活不肯。陈赓怎么也说服不了这位执拗的小战友,只好让他牵着马尾巴跟着走。于是,邓岳拽着陈赓的马尾巴迷迷糊糊的走完了长征中最艰难的一程。
延安时期,邓岳在抗大担任警卫排长时,看押过蒙冤的许世友,久闻许世友大名的邓岳不相信有着赫赫战功的许世友会是有问题之人,便对其多加关照,给他送铺草,还买酒和烧鸡给许世友,解放后许世友上将见到邓岳就说你小邓是好人。
抗战爆发后,邓岳先后任营长、副团长、团长,在刘伯承领导下抗击日军。他指挥部队灵活机智,在太行山神出鬼没,打得日军防不胜防。
“联合国军”罔顾中国警告越过38线,邓岳是精锐部队第40军118师师长,作为志愿军先头部队开赴朝鲜1950年6月25日拂晓,远东朝鲜半岛,战火硝烟笼罩在北纬三十八度线上空。
曾将宋美龄拒之门外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前结束休假,匆匆赶回华盛顿摆兵布阵。其接连推出三步棋:一是命令美空军、海军部队进驻南朝鲜,
二是命令海军第7舰队进入中国台湾海峡,监视牵制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以大兵压境的态势警告中国“看好自己的家门不要多管闲事”,以免惹火烧身。
三是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非法决议,给美国及英国、法国、希腊等16个国家的侵朝军队披上“联合国军”外衣。
对杜鲁门一系列动作,新中国一切尽在眼中,但因处于解放初期,国力、物力和部队装备等等因素都不支持我军主动出击,起初我们并不想惹这事儿,这一点也正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举入侵朝鲜并围困中国的原因。可以说,他们压根没刚刚成立不满周岁的新中国放在眼里。
9月15日,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率精锐力量,其中包括美军王牌骑兵第1师等7万余人携先进武器装备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
与此同时,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中将指挥部队从洛东江战线开始大举反攻,对朝鲜人民军形成南北夹击形势。重兵压境、腹背受敌,朝鲜人民军队陷入战略被动,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日成急电求助毛泽东出兵相助。
当时第2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国际关系风云诡谲,中国经历多年的战争急需要休养生息,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却介入朝鲜内战,而他们的军队一度要逼近鸭绿江边,由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就是通过鸭绿江作为跳板入侵中国东三省。
面对美帝国主义赤裸裸的侵略行径,中国政府发出严正警告: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就出兵援助朝鲜。
对于中国的严正警告,美国当局根本不予理睬,命令“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企图迅速占领全朝鲜。与此同时,美军空军不断侵犯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城镇和乡村,海军不断炮击中国渔船和商船,将战火引向中国,企图一举占领朝鲜并以此为跳板,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当时,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拥有巨大的装备与技术优势。单就国力而言,美国的GDP占世界的一半,新中国连它的零头都不够。美国纠集了英、法、澳、土等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人多势众,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加之其刚刚打完二战,在军事实力上更是占尽优势,作战经验丰富,武器装备精良。
面对来势汹汹的17国联军,1950年10月4日和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南海召开会议,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0月8日,毛泽东签署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1950年10月19日,经过短短10来天的准备,彭德怀司令员受令领兵出征,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动6个军加3个炮兵师入朝作战。
邓岳是精锐部队第40军118师师长,作为志愿军先头部队开赴朝鲜。
彭德怀急于寻找金日成“孤身”进入朝鲜,师长邓岳率队及时赶到披坚执锐,勇往直前,彭德怀戎马生涯20余年,此次挂帅带兵入朝,对手是地球上最强的美军,他肩上的责任非常沉重。
为了尽快了解前线形势,并与金首相等领导人会晤,彭德怀把指挥部甩在身后,只身带着参谋、警卫员和一辆载着电台的卡车,提前过江入朝,计划在半岛北部建立一条防线,挡住联合国军北上稳定防御,再图破敌良策。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联合国军从仁川登陆后,一举北上的速度非常快,分多路冒进,致使我志愿军来不及赶到预定位置建立防线,双方拼速度抢时间,随时都可能与敌军遭遇!
就在这期间有一个险象环生且能体现彭德怀高超作战艺术的重要环节,当时美军联合部队中的一支韩军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彭德怀所带先遣部队区域。双方可以说是“擦肩而过”,发现这些情况之后,彭德怀利用复杂的有利地形北上,并与金日成及北朝鲜有关领导取得联系。
在北镇大榆洞会晤了解情况之后,彭德怀迅速调整新的作战部署计划,由原来的防御线改为运动歼灭战。这时,第40军118师师长邓岳率先头部队也已经到达该地域。彭德怀迅速召见师长邓岳,命令其加强侦察,集中优势兵力,打好出国首战,打出国威军威。
118师师长邓岳领命在两水洞村内开设,联络和指挥师属各团。师前卫354团于10月24日夜潜出占领公路两侧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对外监视敌人搞好侦察,对内保护师指挥所,待命投入战斗行动。
10月25日早晨,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以一个营为前卫,配属一个炮兵分队,沿公路向北镇前进。这一切被我在高地侦察的354团官兵尽收眼底,敌几十辆卡车和小车,还拉着十多门大炮,情况一清二楚。然而,入朝首战事关重大,354团指挥员考虑到敌情不明,不能贸然出击,决定一面前师指挥所报告情况,一面等待敌人前卫部队进入“口袋”断其后路,再坚决歼敌一部确保初战必胜。
然而,情况形势瞬息万变,敌部队乘汽车快速开进,未等我将情况报告师指挥员,敌先头部队已快速机动至师指挥所两水洞村附近。
邓岳采取“拦头、斩腰、截尾”的战法歼敌——
——邓岳率师指挥所和侦察连占领有利阵地,集中轻重火器阻击敌人,双方展开对打。
——我354团埋伏官兵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立即用步枪、机枪、冲锋枪等火器向敌人猛烈射击,并甩出成排的手榴弹。团属炮兵也用迫击炮猛打,将敌人的几辆卡车炸瘫在路上,堵住了前后交通。
这一场突然变化的战斗,让敌军没有战斗准备,当场死伤一片,其余的乱作一团,鬼哭狼嚎,纷纷跳下车躲避。354团指挥员乘胜追击,命令吹起冲锋号,战士们如狼似虎从山上杀下来,将敌人分割成几段,师指挥所侦察连合力围歼敌人。
据资料记载,短短20分钟,邓岳率队打响两水洞伏击战,打得干净利落,毙伤俘敌486人,缴获12门美制榴弹炮、百余条枪和30余辆汽车,打出了一个精彩战例。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第一仗,打出了国威、军威,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捷报传到了北京中南海,毛泽东极为欣慰,发来贺电:“庆祝你们的初战胜利”,亲自提议把10月25日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纪念日。
此后,邓岳又参加多次战役,每次都大败对手。第5次战役时,邓岳以两个团并肩突击,一举突破敌军前沿阵地,并迅速插入敌军纵深,击退敌军2个旅又1个团的多次反扑。战后因功升为第40军副军长。
邓岳指挥作战果断坚决,擅长重兵突击和迂回包抄,因此长期承担重要任务。从朝鲜回国后不久,上级就将“万岁军”38军交给他执掌,1955年授予少将,1960年5月到1964年8月任38军军长,后来又先后担任旅大警备区司令、沈阳军区副司令等重要职务。2000年4月10日在沈阳病逝,享年8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