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风使舵刘良佐
刘良佐,字明辅,山西大同左卫人,因常骑一匹杂色马,人称花马刘。
崇祯年间,刘良佐统兵在宿松、庐州、六安一带同义军作战,升任总兵官。
崇祯十年(1637年),刘良佐同总兵牟文绶击溃罗汝才部下“摇天动”二十余万人。
崇祯十五年(1642年),刘良佐同凤阳总兵黄得功大败张献忠于潜山。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亡。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欲立潞王朱常淓,刘良佐与凤阳总督马士英、总兵刘泽清、黄得功、高杰拥立福王朱由崧。
弘光元年(1644年),刘良佐与黄得功、刘泽清、高杰同列为四镇,封广昌伯,专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
当是时,天下动荡、军心不振、粮饷两缺,黄得功、刘泽清、高杰争驻扬州,高杰先至,大杀掠。刘泽清大掠淮上。临淮不接纳刘良佐,也被劫掠,史可法亲自进行调解,四镇才都听命南明朝廷。
顺治二年(1645年),豫亲王多铎率军下江南,刘良佐以兵十万来降,随清军进攻丹阳、金坛、江阴。
闰六月下旬,刘部兵数万包围江阴县城,屡攻不利,良佐亲作《劝民歌》,希望江阴投降,守将阎应元不从。
八月廿一,江阴失守,阎应元自尽。
刘良佐还曾劝降黄得功,得功中箭骤逝,以功隶汉军镶黄旗。
顺治五年(1648年),刘良佐被封二等子爵,授散秩大臣。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授江南江安提督,加总管衔。后调任直隶,去总管衔,改左都督。
康熙五年(1666年),刘良佐因病乞休。
康熙六年(1667年),刘良佐病死,赐祭葬如例。
刘良佐在江北四镇中,属于比较普通的一个。
《清史稿》记录刘良佐,在列传三十五,仅有以下几段文字:刘良佐,直隶人,明总兵,预拥立福王。顺治二年,豫亲王下江南,良佐以兵 十万来降。江南定,诣京师,隶汉军镶黄旗。五年,以来降功,授世职二等精奇尼哈番。从大将军谭泰讨金声桓。师还,授散秩大臣。十八年,授江南江安提督,加总管衔。寻改直隶提督,改左都督。康熙五年,以病乞休。六年,卒。
但是,刘良佐却又是明末将领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他出身行伍,累功升官,最后在明朝崩溃的乱局中,见风使舵,改换门庭。《清史稿》里,有类似经历的人一抓一大把,刘良佐都是跟六七个人捆在一起列传的,不禁令人唏嘘。
明末,军制兵制都处于混乱状态。(详见本人旧作大明败策之急募滥募)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史书记载,明军里面忠诚度最高、战斗力最强的,无外以下三支部队:袁崇焕的关宁军(袁督师复辽)、卢象升的天雄军(卢阎王死战)、孙传庭的秦军(孙督师苦战)。
这三支部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投笔从戎的文臣统军。可是,随着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的陨落,所属部队也走向了末图,再也发挥不出原先的战力。于是,与其费力歼灭一支部队,不如大力摆平一名主官,这是最经济实惠的战法了。
统帅在,部队在;统帅强,部队强;统帅软,部队散。这样的传统对最高统治者是个折磨!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到底用哪个才?决定了王朝的兴衰成败,取决于帝王的能力胸襟。很明显,明末崇祯没有这样的能力,清末咸丰竟然有那么一点半点。
史可法虽然新官上任,但江北四镇好歹还有十数万兵力,完整的淮河防线尚在。他太希望复制袁崇焕他们的成功了。而从数据上看,情况并不算坏,尚有放手一搏的本钱。
但是,史可法不是袁崇焕,袁崇焕当年任宁远道之前,曾经单骑阅塞,跟宁远城的万余部属同吃饭同生活同训练,也有大半年;史可法不是卢象升,卢象升投笔从戎后,文武兼修处处身先,起码跟武将关系处的不错,不然祖宽怎么能那么配合;史可法不是孙传庭,孙传庭审时度势,带领新组建的秦军就敢在黑水峪堵截高迎祥,能一把摁住敌方要害……
史可法虽然也是投笔从戎,却没来得及彻底转型,对江北四镇的掌控,基本上就是文官和稀泥状态,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而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这些人,大都是行伍出身,讲求生存实际,这才有“三镇争扬州、黄高生仇怨”的现象出现。
史可法,就是一个肩负统兵御敌重任,却没来得及转型的资深文官。史可法固然忠勇可嘉,但对如何掌控部队却无实践经验、少有可行办法。
史可法不容易摆平,但他的手下太容易对付了。四镇中,刘良佐、刘泽清率军整建制投降,高杰被杀后部队溃散,黄得功被上级抽调去打内战。史可法只能坐在易攻难守、财富众多的扬州,左一个文书右一个文书,按照标准的办公程序申请增援。最后,史可法连自己身边的仅存的三千人都掌控不住,就迎来了曾经对扬州虎视眈眈的投降明军。
没有信仰的将领带着部队成建制反叛,这在中国历上屡见不鲜。跟后世比起来,史可法不算最惨的。
蒋介石就很善于拉拢对方将领,内战期间,他靠着黄金银元,轻松打垮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百万部队;而同样的,国民党人汪精卫,叛变投敌,竟然也能汇集了数百万的伪军。
历史似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这边才有特例。194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号人物张国焘叛党,除了自己的老婆,他连自己的警卫员都带不走!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只出现过单个叛徒,却没出现过整支叛军。仅凭这一点,就够后人认真总结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