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校长,一生未婚奉献教育,是

1945年6月,联合国制宪大会在美国举行,一位黄皮肤的中国女性,身穿修身剪裁的黑色旗袍,满头青丝整整齐齐地绾成个发髻束到脑后,在各国男士们的注目下,行不回头,笑不露齿,款步走上主席台,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宪章》上署名:“吴贻芳”。

美国总统罗斯福称她是“智慧女神”,革命家董必武形容她:“像这样精干的女性,在男子中也是少有的”,女作家冰心说她是自己“心灵深处总是供奉着的敬佩老师”。

她是上个世纪蜚声中外的女教育家,用自己传奇的一生告诉世人:谁说女子不如男?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校长,一生未婚奉献教育,是

早年经历

吴贻芳在1893年1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市的一户官宦人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吴守训曾是候补知县。

然而不幸的是,她仿佛是传说中的“天煞孤星”。

1909年她的父亲遭诬陷贪污,怕牵连亲人选择了投江自杀。哥哥因前途无望,也跳入了黄浦江。母亲连连接收噩耗,精神受创一病不起,没几日也撒手人寰。姐姐经受不住打击,在母亲棺前自尽身亡。

至亲之人接连离开人世,死亡的气息将年少的她蒙罩在阴影内。

她悲痛欲绝,也想步他们的后尘

危急之时,姨夫陈叔通将她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接回家收养。

陈叔通是中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仿佛一位引路人,帮助精神几近崩溃的吴贻芳渡过难关,完成学业。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校长,一生未婚奉献教育,是

求学之路

二十世纪初,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已出现了许多女子学校,但所学的东西,大都是女工家务之类的生活技能。

中国人“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认知依然没有改善。

在这种大环境下,吴贻芳进入了金陵女子大学,成为了学校首批学生之一。她在大学期间长期独来独往,待人处事不苟言笑,只一门心思地投身于文化学习当中。

善良的同学们为了开导她,将她票选为学生会长,希望能借此分散她学习的精力,使她多多参与课外的活动,经营人际关系。

她当上会长后,领导才能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她既有胆识又有魄力,头脑还非常的灵活,学生会的大小活动在她的号召下举办地井井有条。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校长,一生未婚奉献教育,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贻芳组织同学们高举校旗,参与到游行队伍当中。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北京女子高师任教,两年后一位美国教育学家到北京高师演讲,吴贻芳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全程担任翻译,给这位教育学家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之后,在其帮助下,吴贻芳去了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

1926年,澳大利亚总统到美国密执安大学演讲,其间傲慢地诋毁中国。吴贻芳当即一拍桌子吼道:“这是对中国人的污蔑!”旋即愤然离席。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校长,一生未婚奉献教育,是

教学生涯

1928年,吴贻芳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立刻回国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时年35岁。

在她的教学方针下,金陵大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她明确指出:“我们的办学目的就是要造就女界领袖,为社会所用。”

她口中的“女界领袖”指的是既能脚踏实地地服务社会,又能对女性解放有所贡献的人才。她鼓励学生接触实际、深入社会、服务乡村、造福妇女儿童。

1937年,日军侵华,金陵女大的所有学生全部休学回家,诺大的校园仅剩下了三十六名教职员工。吴贻芳敞开校门,收容了大量流离失所的妇女儿童,又召集老师们连续登台演讲,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之后南京沦陷,吴贻芳携金女大教职工西迁至武汉,次年又迁至成都。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校长,一生未婚奉献教育,是

1938年7月,吴贻芳与国产党代表主席、董必武等一同受邀赴武汉汉口,参加国民政府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参政会。

1941年3月,吴贻芳在第二届国民参政会上被选为5人主席团成员之一。

1945年,吴贻芳作为中国代表,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制宪大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

抗日战争胜利后,金陵女子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复课的大学。

之后,“中国需不需要独立的女子学府”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争执,金陵女大有好几次差点便要与金陵大学合并,每次都是吴贻芳第一个站出来,站在女性的立场上,铿锵有力地抨击那些提出合并意见的人。

“做化学试验还是相当危险的”,一位曾经的金陵女大学生道,

“但是我们金陵女大的学生都敢上,敢一个人操作。而那个金大呢,因为是男女合校,这种危险工作都是男学生上,女学生退到后面。”

吴贻芳在金陵女大担任了了二十三年的校长,教出了无数女界领袖。她曾经说自己培养了九百九十九位女学生,是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别人评论,那都是带刺的玫瑰。

1985年11月10日,吴贻芳逝世,享年92岁。

中国第一位女博士校长,一生未婚奉献教育,是

吴贻芳一生未婚,许多人感到奇怪,但看见她那一张扑克脸便不敢多问。曾有位美国夫妇克制不住八卦之心,小心翼翼地向吴贻芳提出了这个问题,她瞬间便沉默了,隔了好久才抬首一笑,缓缓道:“我在等一个合适的人。”

然而这个合适的人她始终没有等到。某年金陵女大校庆,舞台上,演话剧的学生问:“吴贻芳为什么不结婚?”

台下学生答:“因为她嫁给了金陵女大。”座中央的吴贻芳报以微笑。

从三十五岁到五十八岁,吴贻芳将自己一生中最绚烂的时光献给了金陵女大,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女性解放的思潮。她以无比的坚韧和非凡的勇气向世人诠释:谁说女子不如男?

象牙坛,紫藤盖,当中种了一颗小白菜,这个谜底是莲子。

这是吴贻芳在八十八岁时的讲话录音,也是她一生的写照——清清白白做人,像天使般纯洁无暇。

文/枕猫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