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德军第305步兵师,德版《决战斯大林格勒》主角部队,该师被誉为是二战时期德军最早成立风暴突击师,是专门为城市作战而训练的整编部队,也是二战时期德军最短命的以风暴突击师命名德军实验性单位,德军第305步兵师成为立于1940年到1941年前后,是作为德军前往东线战场的第二梯队,直接从德国出发前往斯大林格勒一线战场,该师并没有下辖重型炮兵团,其部队火炮全部以轻型速射炮,反坦克炮代替,包括一定数量步兵炮,而是以三个步兵团,配属第245突击炮直接加入到斯大林格勒战斗中,一个团麾下拥有一个突击步兵营装备一个冲锋枪连,机枪连,猎兵枪连,喷火连等。整个师一个共有三个营是这样的配备,配属在三个独作战的步兵团中,从装备上来看他们就是德军决战斯大林格勒关键部队,当时斯大林格勒苏军主要防御部队是西伯利亚321步兵师。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西伯利亚321步兵师》,是最近刚刚上映的苏联史诗级战争电影,西伯利亚321步兵师与德军第305步兵师算是当时作为德苏双方主力对决部队,因为1942年10月5日德军第305步兵师是第一支快速突进苏联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德军部队,如上图那辆突击炮就是当时直接配属给305步兵师的德国二战著名第245突击炮营,包括现在我们大多数能找到,德军攻击斯大林格勒的经典照片,大多数也都是第305步兵师的随军记者拍摄下的。而苏联方面的大多数有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照片,其拍摄苏军部队也都是西伯利亚321步兵师,可以这样说吧,当时由于战争和政治宣传的原因这两支部队,被德苏双方给予了厚望。如上图这张经典图片是拍摄于1942年10月16日,第305步兵师成功拿下了苏联斯大林格勒的北部地区的“街垒”火炮厂,参加主攻部队是第305步兵师麾下第577步兵团,而电影中的《西伯利亚321步兵师》出现的德军三号突击炮画面,就有很好还原当时这一历史场景。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就在德军攻占了西伯利亚321步兵师防守的“街垒”火炮厂前方,就埋伏着苏联第321步兵师官兵,战斗拉锯战,对攻争夺战,也在张照片拍摄不久好正式打响,第305步兵师官兵在10月末就完全清除了苏联第321步兵师防御在斯大林格勒北部地区全部兵力,并向市中心靠拢,但当时第305步兵师并没有料到他们长达一个月争夺战,只是整个战役是刚刚开头而已,更激烈战斗在斯大林格勒打响,而前者苏联第321步兵师在德军第305步兵师的全面火力压制下损失惨重,而后者第305步兵师从此陷入斯大林格勒城中心的战斗无法自拔。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而斯大林格勒战役历史结果大家都是基本知道的,1942年12月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在第305步兵师突破下跟在后面直接杀入斯大林格勒城内,想通过优势兵力一战决定胜负,在关键的斯大林战役12月战事中,有超过30万德军兵力,被朱可夫的第321步兵师牵制住了,这就是第321步兵师之所以能够成名的原因,最终在冬季到来的12月末,朱可夫的战术设想仿制中国将军薛岳的战术打法,著名的天炉战法开始正式执行,从两翼全面发起进攻,形成2个包围圈百万大军将保卢斯30万德军主力牢牢围住,最终把德军第6集团军困死在斯大林格勒整座已经成为绝地孤城之中。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苏联第321步兵师最终的功成名就是付出超过八成官兵阵亡的代价取得的,他们创造二战历史上一个奇迹。而关于网友讨论朱可夫使用了类似薛岳将军,在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战役中,使用的战略战术部署是完全一样的是有依据可查的,为什小编这样认为,因为通过这两场战役的战术策划布置图就可以看出是,基本是相同的只是朱可夫战略部署的人数翻倍到100多万人场面上较为宏大一点而已,有人会质疑小编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知名度可以跟斯大林格勒战役相提并论吗,可以完全可以纵观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第一年,唯一在1941年取得抗击法西斯第一场战役胜利的,只有第三次长沙会战,其知名度在当时是传播到世界上每个角落,是刊登在美国报纸上和英国报纸上的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当然苏联方面也有关于这场战役报导,并且这是盟军取得一场类似卫国战役一样战役胜利,当时全世界都太需要这场胜利了。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第305步兵师最终也成为斯大林战役中全军覆没的一个师,而第305步兵师当时是最接近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最近的前线部队,其内心的不甘心与锐气,也最终在被苏联拿去死亡行军,全部消磨殆尽,根据幸存德军第305步兵师官兵所写回忆录中记载到:‘’当时第305步兵师投降时,其建制基本健全,全员还有9000多人,我所在的团当时进行死亡行军时还有1200人,而到抵达目的时,还剩下120个人想死都死不了,苟延残喘着,那一段时间,是我们人生所经受的最为刻苦铭心的磨难,我们幸存似乎是上帝故意而为之,让我们把当年的历史和教训向后辈述说着,避免人类重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间悲剧。”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而回忆录中最清晰的一段关于德军被俘后遭受到的虐待,是这样的描述的,苏联人让第305步兵师官兵从斯大林格勒的被俘虏地点,连续在冰雪中没有任何补给食物行军一个星期,前往达贝克托维卡集中营,途中德军倒下,受伤,无故停下休息的,全部枪毙处理,不管倒下的有没有活着的统一补枪,补刀处理。这才导致当时保卢斯投降的第6集团军9万官兵最终超过八成没有在战俘集中营中幸存下来,苏联没有像日军一样全部枪毙,他们渴望那样但又直接违反当时国际公约,但让苏联人养着这些战俘是没有可能的所以才采取了这样的方案,既保住颜面,又站住道德正义一方,进行无声的屠杀。

1942年10月德军第305步兵师斯大林格勒城北部的战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