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国就被授予少将军衔,但到了1987年才得以承
他开国就被授予少将军衔,但到了1987年才得以承认,为什么?
李健,原名李永林。河南省济源市(原济源县)人。1918年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原济源县)五龙口镇五龙头村一贫农家庭;6岁读私塾,后入高小、初中、高师,1936年任济源县简易师范史地教员。1938年,李健毅然投笔从戎,投身革命,参加晋豫边唐天际支队,任地方工作队长、宣传干事、作战参谋。1939年3月,入抗大一分校学习,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入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参谋训练队学习;1940年2月,任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参加了"百团大战";1941年3月至1943年8月,历任冀中军区司令部交通科副科长、科长,侦察科长,作战科长兼区党委交通处副处长。
当时,日军正加紧对冀中平原进行"扫荡"。在1942年日军"五一大扫荡"的空前残酷时期,李健受命协助独立骑兵团团长马仁兴,坚持开展内线反"扫荡"。在数万敌人的"铁壁合围"、"拉网扫荡"、"奔袭合围"、反复"清剿"中,他们率领3个连,坚持了60个昼夜,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
1943年9月后,李健任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参谋长,打了很多巧仗、胜仗。他先后率部歼灭了曾在洛阳战役中获"殊勋"的日军小田部队秀雄小队、秀岩小队、加滕小队及小久保中队。其后,李健又参与指挥了解放任邱、河间、文安、新镇、子牙河东和大清河等战役。在子牙河东战役中,根据他的主张,我军在暴风雨之夜奇袭天津西南子牙、五口两重镇,几乎全歼一个伪联队,让天津日伪军大为震惊。在大清河战役中,他提出挖沟围攻与坑道爆破结合的战术,全歼伪治安团十九团。军区通令嘉奖,称此役"创造了冀中平原歼灭战的范例"。可以说,李健同志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李健历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兼河间市卫戍司令、晋察冀军区炮兵旅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解放徐水、漕河、永清以及保卫胜芳和攻打容城、清风店、石家庄、保定、太原、平津等战役。1949年10月1日,身为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参谋长的李健,承担了组织、指挥特种兵部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的重要任务。 那一年李健刚刚31岁。炮兵方队主要由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编成,李健任炮兵方队指挥,任务有两项:负责组织礼炮队鸣放礼炮;组织炮兵方队受阅。下午3时整,开国大典开始。李健组织礼炮队完成了历史性的鸣放礼炮28响任务之后,又赶到炮兵方队指挥车的位置,带领炮兵方队受阅。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工作失误,在下达文件时将他的名字遗漏,所以,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晋升为少将军衔,直到1985年5月20日,经中央军委批准,李健同志一九六四年就被晋升少将军衔才得以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