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家庙,探访繁华深处的明代古刹,皇帝就是
智化寺
在北京古香古色的老城区,一些寺庙就隐藏在不起眼的街巷中,当你走进这些犹如历史“活化石”的古建中,就像是发现了陶渊明所写的世外桃源,甚是欢喜。今天要说的智化寺便是隐藏在繁华深处的明代古刹,此寺在北京东城区禄米仓胡同,是当年明代太监王振的家庙,它是北京城现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筑群之一, 独具特色的梁架结构、装饰精美的斗栱支撑、古朴典雅的屋顶形制、素美端庄的明代彩画,堪称北京地区明代官式建筑的典范。
还等什么,随老猪的镜头一起来走进这里,来聆听下这座敕建古刹的前世今生。
打卡点:北京,东城区 智化寺
行脚系列之古刹梵音。
智化寺国保牌
此为智化门,又称天王殿,黑琉璃筒单檐瓦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通面宽13米,进深7.8米,单昂三踩斗栱,南北均为障日板壸门式门楣,南面门楣上悬华带匾“智化门”。殿前有石碑两座,殿内原有弥勒、韦陀、金刚等塑像,现已无存。
明代太监王振何许人也? 王振此人就是忽悠明英宗御驾亲征的那位,他亲手导演了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的惨败。而这里就是王振于明正统九年即1444年以感恩为名兴建的寺庙。
王振,明朝蔚州人士
智化殿在智化门之北,为寺院正殿,黑琉璃筒瓦歇山顶,井口天花,面阔三间,宽18米,进深14.5米,重昂五踩斗栱,殿后有灰瓦悬山卷棚顶抱厦一间。
老猪在探访中发现智化殿佛陀上方本应有漂亮藻井的地方竟空空如也(见下图),询问工作人员才得知藻井被偷卖美国的故事:1930年初,24岁的美国人劳伦斯·西克曼从哈佛大学研究艺术史专业毕业后,根据哈佛与燕京大学交换学者的协议,来到北平燕京大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在当时的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供职。他还同时受雇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其主要职责是为之搜求东方艺术品。西克曼在北平看到一座座雄伟壮丽的古建筑以及众多的精美绝伦的东方艺术珍品,不禁心旷神怡。
华尔纳1931年第8次到中国,也是受雇于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为之收购字画、陶瓷、青铜器和石雕等艺术藏品。春夏之交,当西克曼偶然游览到智化寺时,被万佛阁中那精美华丽、贴满黄金的楠木藻井所倾倒,便和华尔纳一起打起藻井的主意。当时华尔纳想购买一座清代的皇府,因价钱不合适没有谈成,看到了智化寺的藻井后,便放弃购买皇府的念头,把心思集中在这座明代庙宇上。在和他们进行交易的众多古董商中,有个专门做掮客的纪先生,人称“纪三爷”,他家离智化寺二三百米,对寺内的情况了如指掌。听说洋人看中了寺内的藻井,便忙前跑后,在寺内主持和西克曼之间周旋。
商量后决定先由纪三爷买下藏入他家,后由他转卖给西克曼。纪三爷买通了当时的智化寺主持普远和尚,以做棺材为由购入了智化殿里的藻井,作价1000大洋。为避人耳目,纪三爷乘天下大雨,雇佣天德扛房中靠抬棺材为生的一个劳力,连夜拆下藻井抬到家中。就这样,西克曼和华尔纳顺利地买走了智化寺的藻井。据说事后这个苦力,用卖藻井的钱开了一家轿子铺。而智化寺万佛阁的藻井,同样被另一个受雇于费城艺术博物馆美国人霍雷斯·杰恩买走。如今,这两方藻井已经离开故土八十多年了。
进得智化殿的西配殿, 一进门一件巨大的转轮藏就出现在眼前,所谓转轮藏是收藏佛经能旋转的橱柜,智化寺的转轮藏全高四米多,外观呈八面棱柱体,分为底座、藏经柜和柜顶三部分。转轮藏上的神像、法器和各种花鸟,雕刻技法纯熟,英武庄严、栩栩如生,底座为汉白玉石质须弥座,每层雕琢纹饰为卷草、莲瓣,束腰处雕二龙戏珠纹饰;转轮藏的顶部雕有精美的数层莲座,一尊毗卢遮那佛,经柜的顶部有个毗卢帽向外倾斜,上面雕有双翅大展的大鹏金翅鸟、龙女和翻腾的海水,浮雕镂雕刻工精湛,层次分明,颇有气势。
北京现在仅存三副转轮藏,雍和宫和颐和园的转轮藏都是清代所制,而智化寺的转轮藏则是来自明代,已经有560余年的历史。为智化寺三宝之一。
过了智化殿,向后走去,便是如来殿与万佛阁,一底一楼,同一座建筑上下异称,是智化寺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
一层如来殿内正中设木质八角形须弥座,上面供奉释迦如来本尊,左右为梵天、金刚二胁侍,两塑像均站在木质须弥座上,衣饰用细腻工笔手法,沥粉贴金,绘有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动物纹饰。二层如今封闭上不去,在一层殿内还立有明英宗天顺六年颁赐经书的藏经碑和经橱。
细细观摩释迦如来本尊及梵天、金刚二胁侍,细节无敌,且这几尊佛像全都是明代原物雕塑,蔚为大观。
此为丢失的万佛阁藻井照片
就在这个万佛阁,我国已故古建专家刘敦桢先生曾讲道:“万佛阁之藻井,金龙盘绕,结构恢奇,颇类大内规制,非梵刹所应有。”但很不幸目前已经流失到了美国,北京市社科院的阎崇年研究员1989年在费城艺术博物馆曾看到了这个藻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就感到内心一震,这个藻井简直太华美了。”他见过国内许多藻井,而智化寺藻井的确是我国建筑艺术的一绝,它造件之繁复、层数之多堪称我国“藻井之最”。
回望万佛阁,这座古刹在几百年的岁月更迭中,积累了太多的精华,几经风雨,几历兴衰,从明清的烟霞冉冉到如今的人和政通,智化寺见证了一段漫长而又灿烂的岁月,并在岁月中改变、演化,成就了其如今荣辱不惊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