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第三批特赦的国民党战犯,廖耀湘就在其
上个世纪初年代,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国人奋起反击,在在战火中多少爱国将士前仆后继勇赴国难。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舍生取义,才保住了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传承。这其中也诞生了许许多多著名的抗日名将。
廖耀湘便是这其中的一员,在抗日战争中的廖耀湘其声名之广,全然不亚于在长沙会战中通过天炉战法大胜日军的薛岳将军。蒋百里曾这样评价到:廖耀湘为蔡松坡(即蔡锷)以后湖南军人之第一人,诚非过誉也。近代中国能得到蒋百里这样评价的人屈指可数。廖耀湘究竟是何功绩能让蒋百里如此厚赞呢?
少年立志,报效国家1906年5月,廖耀湘出生于在湖南邵阳市的回龙村的一个普通人家里。耕读传家的廖氏家族在廖耀湘诞生以后便对这个生于乱世的幼子寄予了极大的期望。父亲为廖耀湘取表字为“建楚”,便是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当世的建楚之才,报效国家。
六岁时,廖耀湘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读书。六年后,已经熟读传统蒙学经典的廖耀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新式学堂县立高等小学,小学毕业后的廖耀湘并没有停止求学之路,而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
1925年从岳云中学毕业的廖耀湘南下报考了黄埔军校,决定弃笔从戎以待将来可以报效国家。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家里面没有筹集到住够廖耀湘南下求学的路费,廖耀湘便错过了当时黄埔五期的招生时间。
但是一心报国的廖耀湘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从军之路。一年后再次参加考试的廖耀湘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黄埔六期的骑兵科。
1930年,黄埔毕业之后的廖耀湘以优异的成绩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最高统帅蒋XX钦点赴法国留圣西尔军校深造。电视剧《雪豹》中的周卫国代表黄埔留洋深造的情节便是参考廖耀湘的人物形象而改编的。
在法国留学期间,廖耀湘系统的学习了机械化骑兵专业的相关知识。1936,廖耀湘感到中日之间一触即发的大战即将来临,于是提前结束了在法国的深造回国,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做准备。
抗日战争中的东方巴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中校营长的廖耀湘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但是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为了保住军工及重要的工业生产力量,国军部队只能采取后撤的积极防御措施。
1937年12月13日,经过多日的苦战之后,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任务的廖耀湘不得已从前线撤了下来。经过了南京一战,看到被屠戮的同胞,这时的廖耀湘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
因为廖耀湘在南京保卫战中的出色表现,到1938年的时候,廖耀湘已经被破格连升多级,时任机械化师第200师的少将参谋长。38年9月又转任11军22师的副师长一职。
一年后的廖耀湘在昆仑山会战中攻破日军马鞍山阵地,切断了日军于南宁守备日军的联系之路。这一站让廖耀湘在中原战场上打出了极大的名声,而后便被提升为新22师的师长。
后来带着自己的新22师,廖耀湘与杜聿明一道开赴滇缅战场。在经过了印度兰姆迦整训之后,廖耀湘所率的新22师于1943年10月第二次滇缅战役中与新38师密切配合二进野人山,占领了胡康河谷,攻克于邦、下孟关、攻占瓦鲁班。为滇缅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关键的节点。后世曾评价到,22军在野人山的胜利,也就是滇缅战场的胜利。
1945年,当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之时,廖耀湘又率领新6军,再次从缅北空降芷江,为抗日战争在滇缅一代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关键一战。这时的廖耀湘被世界媒体评价为“东方的巴顿将军”。
遗憾的是,这位“东方的巴顿将军”在1948年的时候却败给了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的解放军上将林彪将军。
兵败辽沈1948年9月,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并包围锦州。时任辽西兵团司令的廖耀湘接到上峰指示增援锦州,不料却中了解放军的围点打援之计。
同年10月15日,解放军攻克锦州。可是当急速西进的廖耀湘将锦州夺回之时却发现锦州城内空无一人,这时的廖耀湘已经陷入了解放军的丛丛包围之中。
10月23日,廖耀湘率部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准备突围。经过5个日夜的奋战,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所属的5个军12个师共10万余人全部被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歼灭。
次日廖决定向南方突围,结果被解放军俘虏。至此这位东方的“巴顿先生”遭遇了人生之中唯一的一次滑铁卢。
其实廖耀湘无论成败都是民族英雄。在解放战争中廖耀湘和当时的杜聿明将军一样也只是履行了应有的军人天职而已。
解放后的廖耀湘新中国成立后廖耀湘将军被送到战俘监狱改造学习。1961年12月,廖耀湘被特赦释放,并且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届委员等职务。
一年以后,1962年。廖耀湘被调回北京同杜聿明、范汉杰、宋希濂、等原国民党高级军官一同在全国政协充任文史专员 。至此这位伟大的抗日名将得到了本该属于他的荣耀和地位。
遗憾的是,出生国民党军的廖耀湘在“十年特殊时期”里面依然免不了遭受打击和迫害。最终在1968年的12月于北京突发心脏病逝世。
1980年5月,廖耀湘得到平反。从新确立了廖耀湘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可磨灭的功绩。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组织为廖耀湘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并将其骨灰重新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对于这样一位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人民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将军,曾经由于特殊原因遭受了不白之冤。但是今天,当我们重新在翻开历史长卷的时候应当记住这位了不起的抗日英雄。


